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

ID:27561936

大小:87.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4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_第1页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_第2页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_第3页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_第4页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R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研宄韦寅(梧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丙梧州543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MR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收治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女性乳腺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65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另选择25例乳腺正常的自愿者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扩散敏感系数b分别选取0、400、600及800、1000s/mm2,将b为0s/mm2时的图像及不同b值下的扩散加权图像输入表观扩散习俗计算软

2、件,得出不同b值时的ADC。然后由2位技术娴熟的副主任医师资格的影像医师依据图像显示的病灶大小、位置、边缘、形态、信号、ADC值及相邻淋巴结等诊断,并将不同b值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综合评价各b值下MR扩散加权成像图像,恶性病变2例(原位癌)、良性病变1例过小纤维瘤未显示,总的诊断敏感性达95.39%。不同b值下恶性组与良性组、正常组的ADC值存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b值为1000s/mm2时,以恶性病变组的ADC值的95%可信IX间上界为准,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最高,分别为86.49%、92.86%、89.23%

3、。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別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加强其鉴别诊断准确性。【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MR扩散加权成像b值ADC值扩散【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22-03乳腺疾病作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病变种类较多且症状显示,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网扰,目前临床检查方法主要为外科触诊、钼靶摄影、超声检查,但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却欠缺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MR扩散加权成像可以从分子水平对人体组织水分交换功能和空间组成信息进行反映,

4、具有成像时间短、无创伤、敏感性高的特点,在脑部病变鉴别诊断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乳腺病变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为进一步了解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共对65例乳腺病变患者采用了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査,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收治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女性乳腺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65例,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年龄20至68岁,平均43.5岁,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其中恶性病变组28例,年龄30至65岁,平均48

5、.7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低分化腺癌3例、原位癌2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1例,病灶大小3至80mm;良性病变组37例,年龄20至68岁,平均42.3岁,其中22例纤维腺瘤、7例导管囊状扩张伴慢性炎症、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囊肿、1例错构瘤、2例脂肪坏死伴炎症。另选择25例乳腺正常的自愿者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研究,年龄22至66岁,平均42.6岁。三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1.2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的SignaHdel.5T超导MR扫描仪,乳腺专用线圈,受检人员俯卧位,并将其头部、肩

6、部及腹部垫高,使双侧乳腺自然悬垂,然后行轴位扫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冋波平面成像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扩散敏感系数b分别选取0、400、600及800、1000s/mm2,并依据b值的不冋选取不冋的TR、TE值和扫描时间,其中b为400s/mm2吋,TR取2700ms,TE取76ms,扫描29s;b为600s/mm2时,TR取2800ms,TE取78ms,扫描30s;b为800s/mm2吋,TR取2800ms,TE取81ms,扫描30s;b为1000s/mm2时,TR取2800ms,TE取84ms,扫描31s。将所采集图像传送到图像后

7、处理工作站,将b为0s/mm2时的图像及不同b值下的扩散加权图像输入表观扩散系数计算软件,依据ADC=ln(SI低/SI高)/(b高-b低),其中SI低和SI高分别是b高、b低吋病灶图像对应的信号强度,得出不HIb值吋的ADC。在病灶最大解剖面选取感兴趣区,并避开液化、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区域,测量并计算ADC平均值,感兴趣区像素最少为50个。所得结果由2位技术娴熟的副主任医师资格的影像医师依据图像显示的病灶人小、位置、边缘、形态、信号、ADC值及相邻淋巴结等进行协商、诊断并达成一致。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3.1进

8、行统计分析,正常组、恶性组、良性组的ADC值差异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2结果2.1图像分析结果综合评价各b值下MR扩散加权成像图像,恶性病变2例(原位癌)、良性病变1例过小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