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

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

ID:27564738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_第1页
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_第2页
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_第3页
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_第4页
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茅台涨价的“类奢侈品”营销剖析在国内物价一片涨价声中,茅台出厂价、零售价大幅上涨,激起了社会广泛的议论。本来,涨就涨了吧,还找什么理由!就算要找出一个理由,也不要把茅台酒提价的原因归结到“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茅台涨价跟原材料上涨或者上述原因有多大关系?如此雷人的“原因”恐怕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从营销的角度来讲,茅台每年涨价无疑是其营销的“点睛之笔”。一、二线的中国知名白酒品牌,每年花在媒体的巨额广告费用,还不如茅台每年的一次涨价。最近几年,我们很少看到茅台进行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了,有人会据此认为,茅台不做宣传太保守

2、了,但笔者倒觉得,这是一种稳健的保守;茅台是越来越“精通”营销了,特别是“非一般”产品的营销,此营销,我们可以称之为“类奢侈品营销”,为什么说是“类奢侈品”营销呢?第一很难国际化高档白酒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交际的功能和身份象征,在其他国家很难实现;第二茅台必竟还不是奢侈品,最多是行进在中国国内的通向奢侈品的道路上。自从茅台在去年底宣布涨价以来,许多专业人士就喜欢用“饥饿营销”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本人认为,这种解释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其营销的本质。什么是“饥饿营销”?“饥饿营销”可以理解为: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

3、目的。最核心的是:制造假象。但茅台是吗?制造了假象吗?没有!确实是供不应求。而基于特殊的气候、土壤要求,茅台每年的产量10多万吨,并不是有意不生产。所以说,这不是“饥饿营销”。那么,是什么呢?是“类奢侈品营销”。什么是“类奢侈品营销”?力图创造一种象征、身份识别、符号化,并成为一种文化代表和生活方式。因为茅台还没有达到这种完美的境界,我们只能说是“力图,想要”,这就是“类奢侈品营销”。用传统方式来做营销,茅台并不是没有犯过错误,很早以前,茅台就推出了啤酒、葡萄酒,在大众营销之后,全部归于寂静,其实,大众对茅台的认识是基于其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也知道茅台的原产地对品质的保证,但啤酒和葡萄酒

4、跟其似乎不相关。幸好,这些“插曲”没有影响到茅台品牌的“奢侈化”之路,这己经是万幸了。价值导向而非生产导向如果茅台要上产量,是最容易的办法是多建几个生产基地,这样就可以解决产量的问题,但这些能解决品牌的问题吗?能解决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认知吗?显然不能。奢侈品营销,不是生产的问题,要进行价值导向的营销。何谓价值导向?价值导向是要超越产品本身,成为一种符号、身份和文化象征。涨价也能彰显品牌的附加值。对于高端的奢侈品,并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卖客户价值,这个客户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价格”。对于奢侈品而言,缺货是“正常现象”,你要买到称心如意的品牌就必须等待,也许品牌的实体产品对顾客可

5、能并不重要,顾客买的、等待的是这个品牌的声望、价值和文化特性,正因为只有这个品牌才配得上奢侈,这就是价值,因此,我们理解为顾客买的这个价值为“价格”就是这个概念。涨价有时候也能扩大需求,最直观的是买涨不买跌的股市原理,但不仅仅局限于此。最近,经常有媒体的记者和编辑问本人:你对茅台涨价怎么看?茅台申明要对突破最高限价的经销商和终端进行处罚,你觉得会执行到位吗?其实,这些基本不是问题。问题是:如果一个“类奢侈品品牌”产量在无法大幅提高或者基本无法提高的情况下,怎么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品牌的发展?你告诉我,怎么才能完成?茅台不敢大幅提升产量,这是核心资源决定的,不敢,也不能。那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价

6、格,而对于高于限价销售的经销商和终端,茅台在制度上进行了规定,但高于限价销售,对茅台造成了什么损失呢?没有!而在客观上,对于涨价的市场刺激甚至是积极和正面的。那么,茅台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你自己去想吧。专有属性而非规模效应一定要树立和加强身份的识别,如:我就是我,我就是茅台。因此,茅台并不需要跟五粮液去竞争,也并不需要说明自己跟五粮液比较好在什么地方。这就引申出来一个观点:要忘记定位!这在传统的营销学上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了定位,你怎么能让消费者区别你和竞争者呢?但奢侈品不需要,奢侈品需要的是“专有属性”,独一无二的,不可更改的识别符号。规模现在是中国企业都在追求的事情,青岛啤酒

7、营销总裁严旭离职了,有人说是他主导的大客户制遇到了挫折是导致其离职的主要原因,但本人认为,导致严旭离职最大的最核心的原因是青岛啤酒的销售规模己经被华润雪花越拉越大。很多时候,中国企业一定要上规模,否则只有被人兼并,这在“做大做强”和“做强做大”的博弈中,前者完胜。但奢侈品可以这样做吗?显然不行。对奢侈品营销或者“类奢侈品营销”而言,是反传统的营销和营销策略。现在很多汽车品牌也在进行类似的营销,但这仅仅是前面说到的“饥饿销售”,导入期一过,马上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