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ID:27573745

大小:49.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张勃策闻久全(辽宁省人民医院骨一科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mroximalfemoralnailanti-m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治疗46例75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同时注重围手术期处理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46例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骨折全部一期愈合。愈合时间(6.6±3.2)个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髋内翻、内同定失效等并发症。根据Harri

2、s功能评分标准;优3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3.4%。结论PFNA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性,固定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保守治疗因卧床并发症高,死亡率高达35%[1],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多趋向于髓内固定治疗,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PFNA治疗46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75〜95岁,平均78岁。致伤原因:跌伤30例,交通事故1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

3、AO/OTA分型标准:31—A1型10例,31—A2型26例,31—A3型10例。数病例合并内科疾病,其中20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10例合并祌经系统疾病,如脑血栓、偏瘫、帕金森、脑梗塞等;16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18例合并2种以上疾病。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结合Sigh’s分级标准[2]:轻度骨质疏松10例,中度骨质疏松23例,重度骨质疏松1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0〜7.0d,平均4.5d。1.2术前准备入院后予患肢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并作消肿、止痛、抗骨质疏松等对症处理;

4、对患者作全面检查,了解患基础疾病及用药情况;与内科、麻醉科充分合作,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对患者手术风险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待患者全身情况调整理想后尽早手术。1.3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将患者置于骨科牵引床上,仰卧,足支撑架固定双足,通过会阴支柱对抗牵引。患肢伸直与躯干保持10〜15°。内收、健侧屈髋屈膝外展。C臂x线机监视下闭合复位骨折,纵向牵引患肢,复位满意后。消毒铺巾,于股骨大转子上方4一5cm处纵行切开3—4cm。按肌纤维方向分开臀中肌,触及股骨大粗隆顶点。在正位透视下,沿导针将以人转于顶点偏内侧为进针点,向股骨髓腔内插入导针,正侧位透视下导针完全位于髓腔

5、内,利用工作套简保护软组织,空心钻开口器开口,必须紧贴躯干,选择合适直径的PFNA插入髓腔,拔出导针。安装瞄准器,调整前倾角约15°,经套简保护将导针打入股骨颈,直至股骨头关节面软骨下5mm,透视确定导针的位置,使导针位于股骨头颈中下1/3处,测量螺旋刀片长度,打入相应长度螺旋刀片。瞄准器导向锁定远端锁钉,主钉近端拧入尾帽。C臂x线机透视正侧位,确定PFNA及骨折位置良好,放置引流,缝合切U。1.4术后处理术后均需心电监护24〜48h,应用抗生素3〜5d,注意内科合并症治疗,加强护理。作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立即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足踝及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术后第2天在

6、床上部分坐起行主动锻炼;术后2周下床作不负重锻炼;术后4〜6周逐渐负重行走,对严重骨质疏松及全身情况差的患者应推迟下地负重吋间。2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吋间50〜80min,平均55min;失血量100〜200ml。平均150mL。46例均获随访,吋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一•期愈合,愈合时间(6.6±3.2)个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髋内翻、内同定失效等并发症。根据Harris功能评分标准;优3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3.4%。3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超微结构退变。CaSaletto[3]认

7、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为15%—20%,主要是由骨折卧床后引起的并发症或并存疾病恶化所导致。因此,积极控制内科疾病和预防卧床并发症的发生,Ml吋尽量早期手术,应用创伤小、简单、有效固定方法,使骨折获得满意的复位,尽早功能锻炼,下地负重行走,成为治疗的关键。S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趋向于由髓外固定(DHS)逐渐向髓内固定(PFNA)过渡。PFNA是AO/ASIF对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改进产品。克服了PFN、Gamma钉的缺点,设计更合理,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其设计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