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试卷

《民俗学》试卷

ID:27577472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民俗学》试卷_第1页
《民俗学》试卷_第2页
《民俗学》试卷_第3页
《民俗学》试卷_第4页
《民俗学》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俗学》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网络教育期末考试《民俗学》试卷学习中心:望谟职业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7]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年级:1403姓名:罗吉海学号:201403857084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民俗与法律、政令的区别。答:民俗的法约性不是靠明确的条文,而是靠人们的习惯心理和群体力量来维系的,具有一种威力很强的惯性动力。☆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汤姆斯(thorns)答:1846年,汤姆斯(Thoms)英国考古学家。2、《金枝》答:金枝》是英国民

2、俗学家弗雷泽的巨著,集纳了全世界无数类似仪式和信仰的例证,从而显示出原2、为什么民俗具有很强的流传惯性?答:人们对民俗的传播,以口承的、心意的和行为的人身天赋的一些功能作为手段。始植物草木崇拜残余在现代农民中的存在。3、祖先崇祀答:祖先崇祀是鬼神崇祀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特别突出。祖先崇拜是对民族,宗族、家族及行业集团先祖的顶礼膜拜。4、专用服饰答:专用服饰因生活、工作,庆典等不同需要而穿戴的各种传统民俗服饰,民间主要表现在人生礼俗的各个环节上。5、填箱答:填箱,拿嫁妆前一天,女家要行填箱礼,父母将嫁女的陪嫁品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俩一一装入箱内,以示东西都是哥嫂同意带到婆家去的。三、分析

3、题(共20分)英国班尼(C.S.Burne)女士在《民俗学概论》(TheHandbookOfFolklore)中说:“民俗学是一个概括的名词,其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流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或传留于文明民族中无学问阶级里的东西。”并强调,这里所指的仅是无形的文化残留物,她说:“‘民俗’包括民众心理方面的事物,与工艺的技术无关。例如民俗学家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的祭献等事。”对这两段话分别进行评论。答:(1)民俗作为一种未经提炼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团,使它与一般的文化意识区别幵

4、来,展现出独特的风采: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总是相对而存在,保持一段距离,而民俗却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体。(2)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的意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3)、民俗在民众中流行,并不是和一切民众有缘。民俗大多只与一定的民众群体相适应,一定的民众群体总是流行自己特色的民俗惯习,或行为模式。这种民众群体,大一点,便是民族,小一些,即是区域民众。民俗在流行中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的特色。同一件事情,或同一层意思,不同民族群体的民俗反应和表现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区域人群的民俗形式也会有差异的。四、讨论题(共20分)“非典”流

5、行是突如其来的灾祸,在抗拒这场灾祸的过程中,人们为了避免感染病毒,自觉地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变得更加卫生、更加健康、更加文明。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分餐制。你认为分餐制能得到普及吗?从民俗学的角度加以分析。答:我认为分餐制得不到普及;物质生活民俗是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它为一地所固有,一般就地取材经众人共同长期使用而逐渐定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为人们所习惯应用而很少发生改变。(一)中西饮食习俗比较: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6、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中西饮食对象及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干缕万丝的联系。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釆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

7、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动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