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普查工作概要

古籍普查工作概要

ID:27577703

大小:240.01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2-01

古籍普查工作概要_第1页
古籍普查工作概要_第2页
古籍普查工作概要_第3页
古籍普查工作概要_第4页
古籍普查工作概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籍普查工作概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籍普查工作概要全勤2008.3.27引言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帖形式的书籍。古籍,是记载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中华古籍曾经忠实地记载着历史,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

2、典籍整理工作。——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一、开展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背景二、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的意义三、江苏古籍保护工作进展情况什么叫古籍普查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护环境进行的调查、鉴定和记录古籍普查以“部”为记录单位。丛编集中著录,一般不做子目;丛编零种分散著录,著录丛编项古籍的级别等次,分善本(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和普本两部分。珍贵价值的善本分为一、二、三级。每一级再划分等次。一般价值的善本分为四级,不划分等次。古籍破损定级对破损的古籍进行合理定级,从而制定合理修复计划古籍破损共分为11种情况:酸化、老化、霉蚀、粘连、虫蛀、鼠啮、絮化、撕裂、缺损、烬毁、线断共

3、分为五级破损等级古籍保护环境主要是指古籍书库的温湿度要求、空气净化要求、光线和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防虫、防鼠、装具等与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书库温度为摄氏16至22度;相对湿度为45%至60%;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有水火、防盗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系统书库入口和库内主要通道有电视监控装置古籍普查工作背景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共收藏有古籍文献3000多万册件。全国公共图书馆有各类古籍2717.5万册件。有30%以上存在残破现象,需要修复的超过1000万册件,其中急需抢救性修复的约有20万册件。没有进行过全国性的普查,家底不清,状况不明,而各地古籍的保存、保护

4、情况参差不齐。修复理念也亟待提高。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200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1、充分认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3、突出重点,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4、加强领导,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古籍普查工作意义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古籍情况,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古籍抢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环节。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一次

5、全面深入的调查。普查的范围普查范围包括我国境内的国家图书馆、各公共图书馆、文博单位图书馆(藏书楼)、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宗教单位图书馆(藏经阁)等。个人或私人收藏机构。古籍普查对象为我国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其他特种文献,如甲骨、简牍、帛书、金石拓片、舆图等,暂不列入。普查执行标准《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古籍普查规范》(WH/T21-2006)、《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22-2006)、《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WH/T23-2006)、《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WH/T24-2006)《古籍普查规范》(WH/T21-2006)本规范规

6、定了古籍普查内容、人员条件和工作要求,适用于各类图书馆的古籍普查工作。基于网络环境建设古籍普查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古籍书目、级别等次、书影、破损情况、库房环境及管理等相关数据需要注意的几点:书目数据著录依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2版),参照《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进行著录附注项增加装帧形式和古籍级别常见装帧形式为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装、包背装、毛装书影主要是能反映古籍题名、责任者、出版年、递藏历史等相关信息的书叶影像。是对书目信息的一种补充,以便进行比对,是古籍书目信息库的重要内容。普查工作机构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由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规划,由文化部领导实施。设立专家委员

7、会,聘任有关专家负责珍贵古籍的定级审核和普查咨询工作。国家图书馆设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为全国普查登记中心和培训中心,负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和培训工作,研制标准,编写教材,培训普查人员,汇总古籍普查成果,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各省级古籍保护分中心,负责本地区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和培训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教材培训本地区的普查人员,汇总并向国家古籍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