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ID:27588932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4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_第1页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_第2页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马铃薯是讷河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病虫危害逐年加重,成为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马铃薯生产中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1建立留种基地,选用无病种薯1.1基地选择:基地的土壤、灌溉水源、空气质量必须符合产地环境条件要求,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并冇隔离保护措施。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值5.5〜6.0)轻质壤土最为理想。1.2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3年,可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防治和减轻病虫危害,防除和减轻

2、田间杂草。1.3选用抗病品种,严格种薯调运制度,严禁从疫病区调运种薯。2播种期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确保苗全,减少苗期病虫害的发生。2.1掠种:播前1CT15天进行困种催芽,选晴天屮午倒袋广2次,严格剔除病、虫、烂、伤、杂、劣种薯。2.2切刀消毒:准备3~5把刀只,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有0.5%高锰酸钾溶液、5%福尔马林药液、40%甲醛溶液。将刀具放入消毒溶液中浸泡处理。每隔4小吋更换1次药液,药液现配现用。切薯时将薯块先从脐部切一刀检查,剔除有病症的薯块,再把切过病薯的切刀放入消毒液中消毒。2.3药剂拌种:切好的薯块用50%扑海因悬浮剂50毫升与60%高巧悬浮种衣剂20毫升混合,加水至

3、1000毫升,摇匀后喷到100千克种薯切块上,闷种24小时,再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2.4苗期病虫害防控技术:以保茁为主,主要防治对象是地老虎、蛴螬、蝼蛄。每平方米有害虫3、头为地下害虫的重点防治时期,要开展全田普防。地老虎防治方法:①进行秋翻、秋耙,破坏地老虎的越冬场所,杀死大量的幼虫和蛹。②消除田间及地边杂草使成虫产卵远离田间。③在成虫发生时期利用黑光灯诱杀。在黑光灯下放置盛水的盆,水面上洒上机油或农药以杀死蛾子。④用40%的辛硫磷50%的甲胺磷1500~2000倍液,在苗期灌根,每株50~100毫升。蛴螬防治方法:①用5%辛硫磷粒剂,每亩地施用量2千克,结合翻耕,将药剂翻入土中

4、。②用75%辛硫磷50克加少量水,喷拌细土125〜175千克,拌种时撒在种沟内,或施入苗眼附近,每公顷撒毒土300千克。蝼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措施为秋翻、秋靶,破坏其越冬场所。除草、灭虫,在早春铲除地周围杂草,带到田外处理可以消火大量的虫卵和幼虫,也可采用灯光诱杀,夏季人工挖窝毁卵。化学防治措施为毒饵,用饵料(麸皮、豆饼)等5千克炒香,然后用90%敌百虫30倍液0.15千克拌匀,加水适量,拌潮为度,每亩1.5~2.5千克在晚上撒于田间。3田间病虫害防控技术拔除杂草和病株结合田间除草,拔除蒌蔫、叶面病斑较多、黄化死亡的植株,注意将遗留于土壤屮的切块挖出,并在拔除病株处穴施0.1%硫酸

5、铜、1%农用链霉素,喷撒64%杀毒矾(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于回填穴土中,有效防治环腐病、黑胫病、晚疫病和枯萎病等。茎基腐病防治:马铃薯茎基腐病病株率5%时开始防治。播种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CT800倍液浸种10分钟杀死种薯上沾着的菌核。防治可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纹曲宁水剂500倍液灌根。晚疫病、早疫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初见病叶、马铃薯早疫病初见发病中心时开始防治。晚疫病与早疫病可同时防治,用25%阿米丙达500~800倍液喷雾;克露、瑞毒霉1.5千克/公顷对水3000倍喷雾,或用

6、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5(f3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150^3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克400倍液,或银法利水剂100毫升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5~6次。病毒病防治:马铃薯病毒病是主要包括普通花叶病、黄斑花叶病、卷叶病、紫顶及皱缩花叶等。防治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如选用合格脱毒种薯和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措施,同时切断传染源,药剂防治蚜虫等。药剂防治可用抗病毒1号或2%菌克毒克300倍液喷雾,都有一定防治效果。环腐病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和建立无病留种田,切刀消毒和药剂浸种。切块播种时,切刀用高锰酸钾消毒,播种前用75%敌克松可

7、湿性粉剂处理种薯,每100T克种薯用药粉0.28千克,加适量干土拌种,苗期拔除病株。蚜虫防治:用10%毗虫啉每亩0.02千克或3%啶虫咪0.015千克喷雾。4收获期病虫害防控技术一般在收获前10天左右割除茎蔓,有利于减少田间枯枝落叶,减少病菌和害虫越冬场所,可有效控制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地老虎等。选择晴天收获,严防收时或收后淋雨、受冻。人工捡拾吋,随时分级,将破损薯、病薯单放。收获后种薯应在田间晾晒风干后贮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