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

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

ID:27591989

大小:89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2

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_第1页
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_第2页
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_第3页
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_第4页
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药物外渗的严重后果及处理主讲人:张华Contents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程度药液渗漏的防护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药物外渗的护理对策药物外渗药物外渗的概念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的或刺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1.药物因素2.物理因素3.机械因素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如甘露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必要时可以使用微量泵进行调节。

2、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并热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有关。4.血管因素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关。4度3度2度1度无任何临床症状含第一阶段,水肿在2.5-15cm药物外渗的程度0度皮肤苍白,水肿小于2.5cm,皮肤触冷伴或不伴疼痛含第二阶段,水肿大于15cm,轻度-中度疼痛,可能伴麻木感,任何

3、刺激性或血制品的外渗均可导致含第三阶段,皮肤紧绷,渗漏,变色,瘀斑,或肿胀,较深的凹陷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重度疼痛;任何腐蚀性药物的外渗均可导致药液渗漏的防护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由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粗大静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2.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3.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贴。血管扩张剂具有增强局部血流,并中和药物酸性作用。4.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对血管刺激性小,易固定,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同时减少了对病人浅表静脉的破坏。5.熟悉药液的

4、性质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适当调节室温及穿刺部位的保暖,提高注射液的温度。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感觉丧失、循环不良的病人更需要经常观察,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一旦发生渗漏,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用41/2一51/2门肌肉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

5、,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输入的一般性药物维生素类给以热敷即可,常用热水袋、湿热敷、温度在50℃左右,10-15分钟观察皮肤情况。可给予25%一50%硫酸镁或75%一95%酒精热湿敷,硫酸镁效果比较好但冷结晶。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抬高患肢增加热敷擦药的次数。一般药物特殊药物不同程度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1小范围外渗(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

6、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2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

7、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3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4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临床常见特殊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甘露醇药液渗漏的护理甘露醇一旦发生渗漏后,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针对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1热敷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20%甘露醇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可采用654-2湿敷,配合酚妥

8、拉明局封效果好,也可采用50%硫酸镁湿敷。2封闭疗法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常用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3中西药制剂依照中医祛瘀活血消肿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疗效好。如:烫伤膏外涂肿胀部位治疗输液外漏效果好[1]。4照射疗法可用红外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