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

ID:27605854

大小:6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_第1页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_第2页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_第3页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_第4页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摘要:语言学家发现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汉语同样地对外语产生影响。本文回顾了有关语言迁移的国内外研究。关键词:母语迁移;外语学习;对比分析引言本文的研究焦点是“语言迁移”。虽然不同的学者对语言迁移定义不同,Odlin的定义是被广泛采用的。在《语言迁移》一书中,Odlin(2001:27)将语言迁移定义为“语言迁移是由目标语与已习得(可能未完全习得)的其它任何一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造成的影响。”在大多数有关母语迁移的研究当中,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是通过对比相应的母语和二语的数据体现出来的。本文回顾了有关语言迁

2、移的国内外研究。一、语言迁移的国外研究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课题。语言迁移自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外语教学领域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对比分析假说、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许多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迁移只是习惯形成的过程。他们把语言习得看作是旧习惯被新习惯取代的过程(Weinreich,1953)。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主义理论,Lado(1957)提出对比分析理论。在《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他认为:“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母语与外语对比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问题,更好地教学”。学习外语的学生发现某些成分极其简单,而有些却非常难。母语和外

3、语的不同造成外语学习的困难,相似却很简单易学(Lado,1957)O因此,对比分析的任务是对比母语和目标语,发现他们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20世纪50、60年代,对比分析的研究主要是对比语法和语音,试图推测学习者的学习难点,很少关注文化层面。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教学的难点来源于母语的负迁移。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对比分析受到了严重的怀疑。实证研究表明对比分析不总是能够预测到学习难点(Odlin,2001)。对比分析不能总是准确预测错误,例如“phenomenons”and“writed”他们的错误是由于以偏概全而不是负迁移。因此对比分析不能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4、提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然而许多研究者仍然把比分析作为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错误分析取代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的大部分实证研究关注迁移造成的错误。Corder(1967)《学习者错误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学习者的错误在以下三方面有意义:为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一些如何学习语言的证据;为学习者提供一些外语学习的信息;为学习者发现外语的语法规则提供方法。他还提出错误分析的步骤:1.选中语言样本。2.错误识别。3.错误分类。4.错误分析。5.错误评价。对比分析也同样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早期,中介语理论进入外语教学领域。事实上,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学习者错误分析产生的错误。它最

5、初遵循一语习得的原则,后来用于解释二语习得作为认知理论的一部分。中介语理论一直应用于语言学习并且不断发展(朱莉莉,2008)。语言迁移经历了对比分析假说,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三个阶段。二、语言迁移的国内研究在中国,外语研究开始相对较晚。通过对国内出版的期刊分析,作者发现母语迁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大多数是理论研究。2000年以前几乎没有实证研究,大多数研究是对国外研究的介绍,其余的是词汇、语音、句法层面的研究。其他相对实用和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杨眉(2006)认为语言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学生在一语学习中有相当强的认知能力,那么当他们在二语习得中涉及如阅读,口语,写作等语

6、言技能时,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李树(2008)强调母语的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证实英语学习和母语学习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学生的母语好,他们的英语也不错,这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态度。总之,自从20世纪末,国内对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研究逐渐增强,但是研究依然薄弱。三、结语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是个永久的话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回顾了有关语言迁移的国内外研究。但是,由于水平有限,无法对母语迁移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希望广大学者能提出应对母语迁移的学习策略,提高外语学习成效。参考文献:[1]Corder,S.P.TheSignificanceofLe

7、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Review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1967.[2]Lado,R.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AppliedLinguisticsforLanguageTeachers[M].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3]Odlin.T.LanguageTransfer:Cross-linguisticInfluenceinLanguage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