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

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

ID:27623570

大小:63.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5

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_第1页
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_第2页
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_第3页
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_第4页
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场“自说自话”的公车改革[案例]浙江公车改革“急刹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正当公车改革成为一场全国性运动的时候,车改先行者浙江却于3月初宣布暂停车改。浙江早在2001年就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开始试点实行公车改革。2004年,当地媒体还曾以《公车改革“悄然提速”》为题进行报道。当时,杭州西湖区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实行了车改,义乌全市、湖州南浔经济开发区等地也取消了公务用车;台州、宁波等则正在积极进行公车改革试点。但短短几个月后,轰轰烈烈的车改却在一夜之间突然叫停。目前浙江的车改模式,主要存在着“购车优惠+每月补贴模式”和“购车补贴+养车补贴模式”两种。前一种是目前比较通行的,无论是西湖区,还

2、是义乌、湖州等地,均采用公车机关内公开拍卖的形式,领导干部有优先购买权,并给予拍卖价一定的优惠。另外,向全体镇干部发放交通补贴。第二种模式中所谓购车补贴仅限于少数领导,一般干部是不能享受的。补贴按照领导的一个任期,以一辆好车加上消耗,每年可以补贴四五万之巨。而养车补贴则是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有些银行系统和开发区基本上沿用这种思路进行改革。怎样制定标准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不少地区仅车贴一项,就远远超过了公务员的工资,车改成了变相腐败,老百姓对此意见非常大。由于全省不统一,各自为政,怎么改、补贴多少,都是有关地区自己说了:fj由于公车改革被叫停,一些原本筹划推行车改的部门不得不暂停车改工作。但因

3、为此次叫停并不包括业己完成车改的地区,所以浙江车改宄竟走向何方,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评点]车改打破利益均衡公车改革不仅关乎到众多官员的切身利益,大量公车司机也成为公车改革的“利害相关者”。面对高昂的车贴,社会中的部分低收入人群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认为公车改革为当权者谋利,因此讨伐公车改革之声不断。如何重新调整原有公车制度下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将成为公车改革的核心内容。公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改不好,将会招致各方面的反对。正是由于没能协调好原有公车制度改革中各方的利益关系,浙江公车改革陷于停滞。只有对车改中的利害关系人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看清隐藏在纷繁复杂的表象后面的车改实质。先看公车消费

4、的主体人群各级领导干部。在一些领导眼中,公车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工作中使用公车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特殊身份,乘坐什么级别的车已经成为衡量职位高低的显著标志。浙江一些地区公车改革后,要求各级公务员或自己开车、打的甚至骑脚踏车来上班,公车作为公务员身份象征的功能不复存在。但长期积累的陋习却不易更改,一些干部尤其是单位的一把手觉得自己开车或者打的跟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身份优越感丧失,甚至工作效率都有所降低。尤其是一些不会开车的老领导,更是反对车改。车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清晰明白的货币补贴替代先前含糊不明的公车使用。尽管“车贴”数额不菲,有的甚至超过了工资,却依然无法让利益既得者们满意,主要原因

5、就是明面上的利益远远小于看不见的潜在利益。再看基层公务人员,面对数目不菲的车贴差额,很多基层公务员也产生了不公平感。实际上,普通办事员外出办事的机率往往要超过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而获得的车贴费却只有领导的很小部分,车贴不公在一些地区造就了“益了处长苦了科长”现象。公车改革后还忽视了另一个利益受损群体,即公车司机。公车司机一职原本是一个铁饭碗,公车改革后,公车私用、从公车维护保养中吃回扣的财路被切断,车改还预示着司机面临下岗的威胁。相比之下,那些坐车的“公仆”却因享受不菲的补贴而得到利益补偿甚至于待遇有所提高,强烈的现实反差使很多司机对车改政策极为不满。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司机基于公车制度上的利

6、益共享机制渐趋成熟,而下级公务员、市民也对这种公车制度习以为常,公车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均衡格局,却没有建立起新的利益均衡机制,这是杭州车改被叫停的主要原因。政府“自说自话”公众参与缺失由于历史传统和计划经济遗留,我国的公共政策变迁多以政府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为主要途径。基本上都采用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的方式。如果改革局限在回避“一把手”的利益领域,这种改革就比较容易取得成效,但一旦以“一把手”的利益为改革对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浙江省的公车制度变迁依然沿用依靠行政力量自我推进的途径,整个过程由政府完全掌控,从改革初期的调研、筹备,到实施、推广,直至被叫停,广大社会公众均被排斥在外,完全失

7、去知情权和参与的机会。而其他地区的车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府“自说自话”,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执行、自己解释的情况。让已经长期享受公车利益的官员自我主持改革决策,让各级“一把手”革掉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不符合逻辑的改革很难奏效。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看重的并不是公车带来的有限的经济利益,而是公车体现了一种身份、地位、面子和权力。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很多人即使享受货币补贴,经济上更合算,却也不愿放弃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