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

ID:27630635

大小:12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5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1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2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3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4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立项时间:2002年4月课题负责人:赵文红职称:小学高级单位:窦店中心校职务:校长课题组主要成员:侯翠红杨红艳张红云崔红梅刘海燕丁建芳王秋菊冯春婷冯颖杨立娟冯念东于海林张晓云结题时间:2005年7月报告执笔人:霍桂琴侯翠红12《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倡导全面素质,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的质量和

2、水平,甚至决定学生最终成才与否。现在的学生要适应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所以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心理健康发育,社会发展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尝试使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理解儿童的学习困难与适应问题。60年代以后,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与发展,然而从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中看出,经济发达国家心理教育工作开展较好,而第三世界国家

3、学习心理教育工作基本属于空白。其中就包括中国。美国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最好的国家,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而有些国家学习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当不同角色,与学校有关的问题只是他们关注的问题的一个部分,而且在服务内容上也常局限于测验,估计及基于课堂教育的干预服务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尝试。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所以并未形成规模。80年代末,开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起来,许多省市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9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健康教

4、育的有影响的读物,一些学者开展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实验。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这一领域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不断增多。近年来,不少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及心育现状的心育模式、途径、原则和方法。同时一些地区培训了相当数量的心理辅导老师,基本形成了一支中小学心理辅导的骨干队伍。但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表现为:1.理论研究薄弱,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认识不一。2.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3.专业人员匮乏。4.把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只看作是心理教师的职责或只以少

5、数学生为对象。5.把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情绪、性格问题归为思想品德问题6农村小学教师心理知识贫乏,辅导能力有很大欠缺。7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差,心理能力较低。8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心理保健意识差,心育能力较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相较城镇及大城市中的学生,思维、知识、阅历都相对狭窄,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淘汰对他们冲击太小,学生的学习思考创新的空间和能力层次较低,学生家长的人才观念陈旧,家教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学生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倾向。所以在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不少

6、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及心育现状的心育模式、途径、原则和方法。这些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校立足现实,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深化。二、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和他人合著的《变态心理》一书中,提出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⑨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使个性得到发展;⑩1

7、2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我国著名心理学者杨忠健在论著《心育之花》中指出:我国心育学者研究和探索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情绪适度;认知正常;行为协调;沟通和谐;个性健全五个方面。在卢文学、姜红娟、罗尔曼编著的《学生心理健康新概念》中,有的学者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智力发展正常;第二,情感反应适度;第三,意志品质健全;第四,人格统一完整;第五,自我意识正确;第六,人际关系协调;第七,社会适应良好。前四个方面从心理学的体系出发,概括了心理现象的内容: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与个

8、性心理特征,可看做从个体心理方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标准;后三个方面侧重了对己、对人、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与相互适应,可看做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标准。我们以上述先进的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确定通过学科渗透、课程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