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

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

ID:27631552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_第1页
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_第2页
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_第3页
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预防和控制小儿烧伤高热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儿及家属痛苦,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方法: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③补充液体量;④加强创面处理;⑤生命体征观察;⑥监测水电解质平衡;⑦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关键词:小儿烧伤发热原因治疗【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31-02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1]。小儿在烧伤后由于各种原因,通常都会引起发热,如果不及时治疗及护理,控制体温上升,

2、轻者使患儿体质下降,影响烧伤创面愈合,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好发热是治疗小儿烧伤的重要环节,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我们结合治疗体会,将小儿烧伤后合并发热的原分析及治疗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共收治了80例小儿烧伤并发高热的患儿,其中男55例,女25例,体温38.5—39°C占50例,39—40°C25例,40—40.5°C5例。2发热机理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特别是3周岁以内的患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自身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活动过程很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1高热,特别是在烧、烫伤情况下,机体的防御机能降低,轻

3、微的烧伤和感染也可引起高热反应,尤其是小儿突发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烧伤发热患儿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3发热原因感染发热、吸收热、换药热、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4治疗措施4.1物理降温。如头面部皮肤完好患儿可选用冰袋行头部尤其是前额外敷最为理想,可以降低并减少脑组织耗氧量,注意给患儿足部保暖。4.2药物降温。选用对患儿副作用少且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药物进行降温。药物降温,一般要求肛温在39°C以上,腋温在38.5°C以上方可采用。4.3补充液体量。小儿烧伤后失液量较成人相对多,特别是发热期,高热加上创面渗出,水分丢失比较多,在保证血容量的同

4、时,可适当增加输液量[7]。4.4加强创面处理。加强创面处理是控制烧伤患儿发热的根本措施。4.5生命体征观察。小儿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在积极处理发热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4.6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尤其要避免在短时间内过多的输注葡萄糖液,以免引起小儿的低钠血症,导致组织细胞、脑细胞水肿及惊厥。因此应及时进行血生化检测。4.7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现是感染引起的发热给予对症降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感染,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在应用抗生素期间要注意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4.8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发热的原因、过程及预后,减轻家长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指导其正确对待患

5、儿的畏寒症状,适当保暖,减轻患儿不适,但不可过多加盖衣被,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5体会一般认为发热与感染有关,尤其是高热。而小儿烧伤后的体温变化有其自身特点。首先与小儿体温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皮下中枢兴奋性较高,易引起高热。特别是婴幼儿皮下脂肪少,角质层薄,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底膜不完善[9]汗腺功能不健全,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次烧伤后早期体温升高常因烧伤皮肤组织坏死、组织蛋白的分解、吸收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所致小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创面易因感染而加深,引起高热。所以,处理小儿烧伤一定要慎重,包扎松紧适宜,敷料不宜过厚,动作轻柔,减少疼痛,缩短发热期,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因此婴幼儿

6、烧伤后发热,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应,应根据婴幼儿发育的特点,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如临床表现、创面分泌物培养、血常规等,判断其发热原因,实行一系列有效的降温措施兼细致的护理及耐心的呵护照料,降低因高热以引发的并发症。不应认为高热就是感染表现,而应用抗菌素,以致因应用抗菌素引发不良后果[2]。参考文献[1]刘凤侠,孙动梅,张艳.3〜12岁儿童烧伤并发高热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校医,2007,21(5):581[2]方之杨.吴中立.高学书,等.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7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