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

[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

ID:27632241

大小:1.3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2-04

[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_第1页
[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_第2页
[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_第3页
[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_第4页
[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浑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线性动力学浑沌与因果律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0引子: “非”字当头的科学非标准分析…非牛顿流体力学…非史密斯地层学…非平衡统计力学…非线性科学……非线性vs线性数学家乌拉姆说:非“大象”动物浑沌出自非线性系统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dynamics)浑沌(chaos)Chaos词源简述《神谱》中的卡俄斯《庄子》中的浑沌意义与指称:古代近代现代:普里高津的两种用法1非线性动力学E.A.Jackson的书:Inthebeginning…1.1…therewasPoincare庞加莱(彭加勒)(模仿《圣经》开头一句)Ifmode

2、rnnonlineardynamicshasafather,itisHenriPoincare(1854-1912)奥斯卡国王的奖N体问题全局通解1889年1月21日获奖1890庞加莱158页变到270页的长文发表于《数学学报》。拓朴学,分岔理论,遍历理论,同宿轨道《天体力学的新方法》三卷本但庞加莱并不为同时代人所理解,他与三次科学革命的接触!伯克霍夫,莫尔斯,李特尔伍德,斯梅尔3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两个突破保守系统:KAM定理Kolmogorov-Arnold-Moser,333阶导数,阿诺德扩散,标准映射,耗散系统:洛仑兹(E.

3、Lorenz)微分方程,10年后才为人所知一维非线性映射,杜芬方程,范德坡方程以上研究都发现了chaosLorenz方程(1963)Lorenz系统相空间几何示意图(I)Lorenz系统相空间几何示意图(2)浑沌故事多1963,1972-73,74,75,Lorenz-Feller-Jorke-Li-RobertMay1975年12月《美国数学月刊》“周期三则浑沌”,经典论文洛仑兹,上田与导师林千博“浑沌与流行的乐观主义背道而驰”。Duffing振子与Ueda吸引子ChihiroHayashi,YoshisukeUeda上田 吸引

4、子Y.Ueda Attractor1970-1980年代 一维非线性麻雀源于实际的种群生态学问题非线性映射的数学分析:符号动力学(起源更早,MSS,DGP)麻雀虽小。。。Feigenbaum常数Li-Yorke定理:假设f是从实数空间R到实数空间R的连续函数,同时假设f有一个周期3点,则存在一个不可数的子集S,对于S中的任何两点x,y,有一维逻辑斯蒂映射Logistic映射0参数空间相空间准备放大此部分Logistic映射右侧放大图伯努力移位映射(Bernoullishift)展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DI)(以下据朱照宣,1

5、984,1992)福特教授,浑沌福音传教士,组织科莫会议。 普里高津,郝柏林R.May,JeffXia(夏志宏),G+P算法,浑沌控制,圣菲研究所4浑沌淘金热(1980年代后)概念小结:“中央之帝”为ChaosTherearesystemswhosetrajectoriesdonotmonotonicallyapproximateanyidealstate.Theyaresensitivedependencetoinitialconditions.浑沌轨道在相空间中:回复而不殆,周行而不闭。浑沌轨道在轨道意义上不稳定,在结构意义

6、上可以稳定:局部上总也安顿不下,整体上又跑不掉。5浑沌哲学之一:因果性或者分离规则(MP)Hi:“Ihavefoundthatsuchanobject(物象)hasalwaysbeenattendedwithsuchaneffect,”Hii:“Iforeseethatotherobjectswhichareinappearancesimilarwillbeattendedwithsimilareffects.”“Thesetwopropositionsarefarfrombeingthesame.”(Hume,AnInquiry

7、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TheLibraryofLiberalArts,Bobbs-Merrill,1955,p.48)休谟认为,由Hi不可能必然地得到Hii。那么Hi∧?→Hii?要加点儿什么?要补充什么条件?自然的均一性、归纳原理?联想律?休谟论因果性休谟谈到了两种相似性初始条件的相似性,这属于测量问题,与经验论的假设有部分关系。条件句蕴涵关系的相似性,这才涉及因果必然性的问题、归纳推理可靠性的问题。两种相似性的澄清Hiii:此一原因必导致此一结果(A→B)Hiv:相似的原因导致相似的结果(A

8、+δA→B+δB)前一种相似性用“δ”刻画,后一种相似性用“→”刻画。Hi∧?→Hii或者Hiii∧?→Hiv分离规则MP的地位与性质逻辑学的基石之一Modusponens:(1)若A则B(2)已知A(3)所以B从卡罗尔悖论到MP的可操作性演绎逻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