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ID:27668904

大小:1.7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2-03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_第1页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_第2页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_第3页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_第4页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化“采集平台”建设 提升管理与评估水平杨应崧2009.一、平台建设的依据1、状态和状态数据(自然科学概念)(1)状态——系统(研究对象)一切性质(如温度、体积、混乱度等)的总和。(2)状态函数——由状态单值决定的那些性质,也即状态变量。(3)状态数据——状态变量的测量值。一、平台建设的依据(4)状态与状态变量(函数)的关系:状态一定,各状态变量一定;任一状态变量发生变化,则状态发生变化。启示: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是“一切性质”(状态变量)的总和。各性质(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一、平台建设的依据2、“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于数量之中”。桑代克[美]“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

2、都可以被测量”。麦考尔[美]启示:测量——数据——信息——评价一、平台建设的依据Bohn’s知识成长阶段理论:知识的成长经历从内隐到完全外显的8个阶段——外显内隐234567一、平台建设的依据4、知识管理信息平台交流共享平台智能化加工层数据库二、“平台”建设的意义1、院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2、评估信息的主要来源3、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数字化管理的载体4、社会各方监督沟通的窗口三、平台建设的原则1、原始信息由形成人、形成处采集2、即时跟踪变化、反映实时状态3、写实实事、实情、实态、实数、实话三、平台建设的原则4、独立——“端对端”对接——采集者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5、公开——遵守法规底线——向全体

3、师生员工、社会各方公开四、平台的使用1、绩效评价逻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以利益相关方为主体的“绩效评价”逻辑,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平台”数据反映的绩效是评与被评双方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四、平台的使用2、组合提升加工:——数据是客观存在的量化描述,但是孤立的数据所对应的往往只是单一的维度,既缺少内涵更不能代表整体。——要善于进行组合提升,使那些孤立的数据加工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四、平台的使用3、信息内涵连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各系统、各部门、各项工作、各方人员之间都有着联系和影响。——切不可将“建议重点考察内容”绝对

4、化,把它与“主要评估指标”看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主要观测点一级指标,错!错!错!四、平台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要把分别涉及:理念组织机制队伍过程管理资源配置监督评价的信息连结起来加以考察、判断。四、平台的使用——需要在“知识螺旋”过程中探索因果关系,不断提高平台使用的效果与水平。知识螺旋:(学习、实践)内化——社会(共同)化——显性化——组合化。四、平台的使用4、纵横比较分析:要尽可能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从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因素与影响强度,从在同类中的位置,发现造成其优、劣的根本原因。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不仅可在院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专业、课程等层面进行。五、“平台”的开发延伸1、开发校园网络

5、版——实现实时采集——简化汇总程序——信息平台校内公开五、“平台”的开发延伸2、向三个层面延伸:专业、课程、教师——构建纵向“导航系统(NAVIGATINGSYSTEM)”——把非结构性信息纳入其中五、“平台”的开发延伸3、开发“管理仪表盘(DASHBOARD)”——探索KPI、KSF,确立“果—因—效”体系——实现实时横向比较,获取“奇异点”信息五、“平台”的开发延伸4、抓住六个要素:——质量计划——质量目标——关键要素——质量标准——质量监控——信息采集六、下阶段工作安排1、两次分组。先分为6个小组,分别负责:(1)领导作用、社会评价;(2)师资队伍;社会评价;(3)课程建设;社会评价;(

6、4)实践教学;社会评价;(5)特色专业建设;社会评价;(6)教学管理;社会评价。六、下阶段工作安排2、各小组任务:第一阶段:学习有关文件、梳理经验体会——内化(讲座、自学)。第二阶段:以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果—因—效”逻辑,结合工作实践与经验,提出各自负责部分的KPI—KSF设计方案——社会(共同)化、显性化(先小组研讨、后各自成文)。通过大会交流,调整完善方案——组合化。六、下阶段工作安排第三阶段:重新分组,各组相当于一专家组。运用设计方案思路于分析案例“平台”数据信息,各自完成“预审报告”。研讨、形成小组“预审意见”,并进行大会交流(先成文、后研讨)。第四阶段:完成个人学习总结以及小

7、组学习总结报告,报班部。六、下阶段工作安排3、注意事项:(1)解放思想,敢于创新。(2)先发散后收敛,求实求精。(3)遵循“果—因—效”逻辑。(4)KPI设计必须以平台数据为依据。(5)交流共享,良性冲突。(6)保证投入,精益求精。欢迎批评指教谢谢寒杦耸狮闢彷几鸸劳腞归睫蕅燰係缢吧犮膊圡超雯雫軘紖弘勅廵鐍刜覯鎪峌竴厾簢嚸銵懺婌摢邹壶攅覚婁收自睘筱囔放犥构槌榁昊侐詴醓丁聼冥鐯栨菄審鼛臯逦蒚隄傝膏烬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