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

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

ID:27669887

大小:70.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5

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_第1页
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_第2页
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_第3页
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_第4页
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哲学逻辑的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关系论析1内容提要时态与模态总是相互依存的,主客时间是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主观模态则是对事物的模态认知。那些不断指向可能“将来”的“现在”,总是携带着必然的“过去”,并且,必然的“过去”,也通过“现在”与可能的“将来”勾连起来。因此,人们常说:了解历史就是为了现在更好地掌握将来。本文在阐明存在与时间、模态与时态等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主、客观时间的特征和时态因素与模态因素的关系,以及对时态命题与模态命题的认知。关键词存在与时间模态因素时态因素知觉单元中图分类号B81论文联盟世界的存在是神

2、秘的。虽然唯有事实可以说出,但是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既在事实,却也在事实之外。摩尔说:“在一种情况下,物质事物确实真的存在,在另一种情况下是我的感觉确实真的存在。因而,关于物质事物须要问-的问题,不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假定任何相应于我们的感觉的事物存在,而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假定物质事物不存在,因为它们的存在和我们的感觉的存在有完全相同的证据。”也正因为物质事物的存在和我们的感觉的存在有着完全相同的证据,所以,任何一种新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都不是一瞬间就骤然产生的,而是在产生之前就已经逐渐地有了萌芽形式的孕育过程,并且

3、,新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在形成之后,也不是就完全静止了,而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也就是说,人们如果坚持“世界是事物的总和”,这就意味着否定了几何__物理空间以外的空间,否定了现实世界以外的可能世界。如果人们对“事物”的分割过程,终止于某种简单性,那么就会得到“对象”或“原子”。原子是几何空间理空间的存在,或者说,原子是现实世界中的存在,而对象则是可能事态空间中的存在,或简而言之,对象是可能世界中的存在。虽然,“对象”和“原子”都生成于对“事物”进行分割的设想,但是,它们又是有着差别的。生成“对象”的分割是逻辑性的分

4、割,而生成“原子”的分割则是物理性的分割。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对象”依附于逻辑性的空间。而“原子”则依附于几何__物理空间。一、人的自身时间化活动和命题的模态与时态因素人们如果从逻辑性的空间和可能性的角度出发,只能说“世界是事实的总和”,不能说“世界是事物的总和”。因为,认为“世界是事物的总和”这一观念,恰好反映了原子论的世界图式。维特根斯坦的看法是,就命题所反映的世界的事实来说,事实可以包含另外的事实,也可以不包含另外的事实,前者是复合事实,而后者是原子事实。就象尺子是长度的体现一样,意义是逻辑东西的体现。也就

5、是说,意义是逻辑中判断的内容。人们的心理过程是时间性的,但它的内容却是超时间性的。因此,归根到底心理过程就是意义的“物质”承担者,就象木条、铁条是尺子的承担者一样。塞尔认为,“说明某物是如何可能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揭示它如何实际地存在。”①比如,人们关于过去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包含了可能在另外情况下产生而事实上并没有产生的无数细节,它远比人们关于将来的知识丰富得多,而人们关于将来的知识,则存在于人们通过普遍法则以现有知识来断定的东西之中。因此,说自然语言的人常常沉迷于草率地做出,而目的在于描述实际将来的陈述中。意识就

6、是时间流,它每时每刻都被构成为回忆与期望的统一体,同时,它还是自身时间化的活动。意识主体只有通过既回忆过去,又期望将来与现在的绽裂,才呈现为活生生的“现在”,以及对自身时间性的意识。这是因为,在客观时间里,“根据当今世界科学家进行的耐克尔立方体实验证明:大约3秒钟的时间范之内,信息才能被理解为一个整体单元。‘人脑配有一个整合机制,它将系列事件组合成一个单元,每个整合单元时间上限为3秒钟。每个整合单元就是一个意识的内容,每次只能出现一个,这就是我们感觉的现在。’也就是说,当一个事件作为瞬间类的一个分子时,这个事件就

7、发生在这一瞬因而,在线性的时间序列里,“现在”既是“过去”与“将来”的分界,也是一个特指,这个特指就是一个“知觉单元”,或者说,就是一个行动的“时间单元”。命题的模态与时态因素有时是一致的,在形如“S是P”的命题中,如果“是”前面加上“必然”、“可能”等模态词加以修饰,那么,这些加入的因素就会引起“S是P”的指代域由小到大的改变。因此,根据这种扩大的情况,系词“是”本身所附带的时态因素会使词项S和P的指代域扩大。由此,人们在考虑命题中的时态因素时,还要考虑其中的模态因素,比如,一个现在时态的动词使得它前面和后面的

8、词项指代目前存在的东西,而一个过去时态的动词,或一过去分词,使得它前面的词项的指代扩大到现在存在或过去存在的东西,将这一规则应用于特称肯定命题,如“有些白的东西曾是黑的”,其中主词“白的东西”的指代被扩大到“现在是白的或过去是白的东西”,整个命题的意思就是,有些现在是白的或者过去是白的东西曾经是黑的。又如,一个将来时态的动词或将来分词,使得它前面词项的指代扩大到现在或将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