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ID:27670134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哇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宫迎华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矿区总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10—26-02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很多国家都上升到恶性肿瘤的首位,大约有30-6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就有骨转移存在,多为溶骨性骨转移,且骨转移引起的剧烈疼痛及伴发的功能障碍常导致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卞降。控制骨痛及改善病人余生的生活质量则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最新一代的抑制肿瘤骨转移的新药一唑来膦酸(zolednmicacid)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异常活

2、性,使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患者血钙恢复正常,减少骨转移癌患者的骨并发症,并缓解其疼痛。我科2007年-2011年用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患者24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50例NSCLC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分期均为IV期,经过ECT(骨扫描)和X线或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溶骨性骨转移并丑伴有屮度或以上骨痛症状,其中至少有1个可测量的肺部病灶,可以评定疼痛分级。ECOG评分:0-2级: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肝肾功、血鉍常规正常。骨转移灶没有进行放疗。中位年龄52岁。治疗组包括肺腺癌17例,鱗癌7例

3、,大细胞癌1例;对照组包括腺癌19例,鱗癌5例,鱗腺混合癌1例。1.2治疗方法治疗组化疗方案选择GP方案,即吉西他滨(连云港豪森制药公司,泽菲)1.25g/m2,静脉滴注,第1,8口;顺铂(连云港豪森制药公司,诺欣)75mg/m2静脉滴注,第1_2日,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两周期为•一疗程。化疗间歇期唑来膦酸(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公司,天晴依泰)4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吋间15分钟,每4周重复一次,连用两次后评价疗效。对照组单用与治疗组同样的GP方案化疗。1.3观察项01.3.1原发灶近期疗效评价标准:按照RRCTST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

4、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如果取得CR或PR者在4周后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证实。1.3.2止痛疗效评价标准: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虽有疼痛但可以耐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TT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in级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冇植物祌经功能紊乱表现或被动体位。疼痛的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疼痛分级标准下降二级者;有效:疼痛分级标准下降一级者;无效:疼痛分级标准无下降或上升者。1.3.3骨病灶疗效判断标准:CR为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4周:PR为溶骨性

5、病灶的体积部分缩减或溶骨性病灶的钙化或肿瘤病灶的密度减少,至少4周;SD为骨病灶无改变;H)为病灶增大或出现新病灶。1.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镇痛疗效治疗组疼痛缓解率80.0%,对照组45.8%,。两组止痛冇效率比较冇显著性差异(P<O.05)。参见表1。KFD3表1两组治疗后止痛效果比较2.3肺部原发灶控制情况及生存情况治疗组:PR11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是44.0%,疾病控制率84.0%;对照组:PR8例,SD11例,PD6例,有效率是32.0%,疾病控制率76%。中位生存吋间,治疗组9.8个月,对照组

6、8.7个月。虽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有效率和中位生存吋间均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可能是本组样本太小,有待进•-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2.4毒副反应两组中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治疗组中有1例出现一过性骨痛加重,发生于用药后24h以内,第3天就逐渐缓解;2例出现低热(37.5-38.2),24-48小吋后自然退热。两组中均出现I-III的骨髓抑制,轻度的恶心,呕吐等化疗副反应,但所有病例均能耐受治疗。3讨论骨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约占远处转移的一半。苏中以肺腺癌发生率最高,其次是鱗癌,本研究病例中腺癌就占70%以上。大多数骨转移发生在中轴骨,如脊椎和骨盆

7、,约占骨转移的80%,这与中轴骨富含红骨髓有关,因红骨髓是一血窦,肿瘤干细胞易于停留此处产生转移灶。肺癌一旦出现骨转移己经不可以治愈,骨转移可以导致顽固性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骨相关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0前对骨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1.全身抗肿瘤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包括核素内照射)2.镇痛治疗3.手术治疗4.双磷酸盐治疗。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异环型双膦酸化合物,它可以牢固地吸附在骨小梁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选择性阻止破骨细胞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