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

ID:27676937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_第1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_第2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_第3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_第4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上传:陈菲更新吋间:2012-5-2120:15:02古诗词赏析专题训练(一)、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没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荞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下面是对这首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阀面,表现了环境的消幽。b、“萧萧荇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以声衬静,更显静谧。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宵春难留的思想,作荞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最、理交融。(二)、晚次乐乡县陈子B故乡

2、杳无际,円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呜。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円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b.颈联以”烟断”、”木平n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c.尾联自问自答,以聚写情,情聚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三)、钱塘湖舂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舂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冰冇没马蹄。敁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A沙堤。3、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2分)a.苜联交代丫踏春的去处,简沽明快地勾勒丫W湖早春的轮廓。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r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囬。C.颈联川”没马蹄"写出了m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贵象。丄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四)、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來秋。明月松间照,洁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白可留。4、下列说法冇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來秋”把地点、吋间、季节、环境全点出來了。b.颌联“明月松间照,淸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tl然

4、贵物的幽静。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全诗格调淸新,宮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f诗人髙尚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五)、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冰了蚕桑又插m。5、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1.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描绘出了雨的形态。2.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经感受到了忙的气纽和忙的节奏。3.《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了诗

5、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4.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六)、魯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髙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6、选出理解和赏析冇误的一项是()(2分)1.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在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2.颔联用一个“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个“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3.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4.最后写云外传來一声鸡鸣,告诉诗人友人家离他还很远很远,诗人内心陡生隐隐懊恼之情。(七)、登岳阳楼(

6、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來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祐里,老木苍波无限悲。7、对这苜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最由远及近。b.颌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樂,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卜.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以忧愤。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子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八)、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來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人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

7、里送行舟。8、下面对木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b.颔联写聚,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丫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贵象。c.颈联描绘丫“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阁画,巧妙地融进丫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d.尾联由欣赏美贵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蒂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九)、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舂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舂涧中。9、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闲桂花落”一句中,诗人精心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映衬舂山之幽静,取得了

8、以动写静的艺术效果。b.“桂花落”表明舂天将逝,表达丫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