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

《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

ID:27699335

大小:50.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_第1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_第2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_第3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_第4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与《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3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看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点评》一书后,我对导学案的设计逐渐清晰起来,汇报如下:导学案的组成一般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新知探究、学习小结、迗标检测六个环节。(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我能记住、我能说出、我会运用、我会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二)知识链接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小

2、热身、温故知新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三)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有的老师命名为:学海探秘、知识超市等。这个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与教的效果。这一点我感触颇深。在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我设计的两份不同的学案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次先看看小鸟的话。小鸟的猜想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吗?再看看小猴的话,为什么把7.98和4.2都乘10?最后看看书上的竖式。思考把7.98和4.2都乘10这个转化方法在竖式中如何体现?学案发下去,学生感到难度大,无法独立完成,课上学

3、生老师都很吃劲,没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又进行了二次修改。第二次3.认真阅读方框里的内容。我发现7.98÷;4.2可以转化成&心;^(16;来计算。这是根据不变的性质,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倍,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位。4.看一看书上的竖式,并研究下列问题。第一步,去掉的小数点,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移动位;第二步,为了使商不变,的小数点也要向移动位。学案设计的第3、4题是本课教材的细化,我以填空的形式降低思维难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保障。因为学生已经预习,对这个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小老师展示交流,其他学生提问,很快新授知识

4、就结束了。(四)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五)迗标检测迗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3.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学困生要及时辅导跟进。我将模仿着导学案学习法的备课模式,继续尝试下去。孔美兰《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心得这几天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受益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教学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

6、、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迗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

7、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

8、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