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ID:27706042

大小:67.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_第1页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_第2页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_第3页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蒋雪梅射洪县中医院四川遂宁6292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事先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3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对其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设置每组各包含65名患者。对其在术后进行视觉模拟测评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归纳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所占比例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护理较常规护理相比,可以有效的

2、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疼痛属于机体在经历手术后发生的正常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行为三方面。疼痛不仅存在于体表、肌肉,一些还表现为内脏疼痛。术后疼痛会给患者带来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加速体内的代谢,加重脏器的负担。这对刚刚经历了手术的患者无疑是不利的,《黄帝内经》中讲,气行血行,气滞血凝,痛则不通。这在一方面也说明,疼痛不仅与患者康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患者的情志,关系到患者病情的恢复。结合我院现有情况以及对中医护理的认识,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针对进

3、行骨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自愿配合参与研究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的在减少疼痛、不良反应方面均要优于一般护理方法。现将研究的具体经过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骨科手术的符合研究标准iL无禁忌症的患者13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名,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40名,女性患者25名,年龄在20-66岁,平均年龄(46.38±4.35)岁,上肢手术21例,下肢手术17例,腰椎手术2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8名,女性患

4、者27名,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15±4.25)岁,上肢手术20例,下肢手术21例,腰椎手术24例。所有被选择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冋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麻醉方式、身体状况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冇可比性(p>0.05)o1.2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肾、心功能不全等患者。(2)有皮肤过敏史者。(3)冇意识障碍或者精神异常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4)患者或家属依从性差者。1.3方法中医按摩: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取患者足三里穴、合谷穴,由手法熟练的技师或在技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以达到疏通经络、调顺气血、减轻疼痛的目的。按摩时选足三里

5、穴和合谷穴进行交替按压,每次按压吋停滞约2.5s。每穴每次按摩共110-130次。持续约4-5min,每天5-8次【1】。针刺疗法:疼痛吋选合谷穴、太冲穴针刺30min。耳穴压豆:用王不留行籽按贴神门穴、皮质下穴,每穴按压吋停滞约2.5s,共60-70次,约3min。服用中药饮剂:药物组成:川牛膝、木瓜、生牡蛎、熟地、乳香、没药、延胡索、川芎、当归、茯苍、赤芍、丹参、生地、杜仲、菟丝子、桃仁、红花、川断、金银花,三七、灸甘草。每日一剂,早晚200ml分服。1.4临床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模拟测评法(VAS)评定。根据数字的增长代表相应疼痛的加重。用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

6、最痛。其中: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7-10分。1.5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l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更具数据反映的情况理性评估。p<0.05为差异即奋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具体数据见表1.表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n(%)]3讨论中医辨证护理疗法有操作简单易学、成本低廉、无副作用但疗效显著的特点。用针灸治疗疼痛的方法是中医临床的伟大实践。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中包含有奇经八脉,而针刺

7、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气血运行的作用。运用针刺人体相应的穴位可以达到纠正甚至消除产生疼痛的病因,冋吋还认为针刺奋阻断痛觉循环的疗效。耳穴又名腧穴,各经络各脏腑在此均冇相应的反应点。耳穴压豆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放置王不留行籽刺激穴位从而达到刺激相应部位的作用,来达到止痛的0的【2】。而中医按摩则是通过力的传导,技师变换“手法”也就是力度,将所产生的外力,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疏通经络,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中药饮剂则通过各味药材的独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