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

ID:27731351

大小:52.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知识迁移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感觉愈强烈。如何突出应用题教学这一重点,特别是突破学生解决应用题问题的这一难点,一直以来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握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实现知识迁移。用这把“万能”的钥匙,打开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大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关键词:小

2、学教学应用题教学知识迁移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数学应用题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把握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实现知识迁移。所谓知识迁移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它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方法等层次,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那么,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进行知识迁移呢?一、设疑转化思起于疑,设疑正是为了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学生有了“

3、疑”,就会产生求知欲,思维积极性就开始形成。通过紧扣课题布阵设疑,“制造”悬念,步步深入,引发他们的思考想象,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新鲜有趣的求知欲的推动下获得新知。1、以旧引新在讲授新知识时,设置一个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形成知识链接,做到新题不新,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使新知识平稳过渡。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不妨避其而言它,先设计这样一道应用题:修一条长30千米公路,甲工程队独干15天完成,乙工程队独干30天完成,两队合干需几天完成?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30^o教师由此提出:把题中的“长30千米

4、”去掉,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让学生观察其算式,“如果把算式中的'30,换成其结果又会怎样呢?”学生们带着疑问试着解答,积极地去探讨、交流,得出结论:答案一样。教师释疑:一般的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不直接给出,解题时通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通过一步步的启发、引导,很抽象的工程问题便迎刃而解。虽然知识结构与原有知识有所不同,但是知识间的联系非常密切。2、留有“余味”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有关结论性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必要时给予点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的职责是提供材料和创设情境,留有

5、“余味”,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之后,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科学家发现了一块犹如鹅卵石般大小的陨石,求它的体积。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似乎感到与所学内容没有多大联系,因为这块陨石是不规则的。对此学生们兴趣浓厚,各抒己见,自主探究,优秀生能很快得出答案:把陨石放进圆柱形的杯子里,再放满水,当取出陨石后下降了的水的体积就是陨石的体积,间接的求出陨石的体积。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变通,而是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与旧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纳人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了知识迁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