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

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

ID:27754908

大小:90.8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5

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_第1页
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_第2页
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_第3页
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_第4页
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吴小双刘素媛杨叔禹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研宄S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健脾化湿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血脂、B超等指标改善的有效性。方法:在PubMed和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健脾化湿法治疗NAFL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研宄人员采用RevMan5.3对其进行数据提取和整理。结果:14项研究,111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例被纳入研宂,其中健脾化痰湿法605例和西药组505例。数据显示健脾化湿法组临床有效率(OR=1.20,9

2、5%CI:1.11〜1.31,P<0.001)>肝功能[ALT(MD=-4.51,95%CI:-6.79〜-2.23,P<0.001)、AST(MD=-2.57,95%CI:-4.07〜-1.08,P〈0.001)、GGT(MD=-10.82,95%CI:-19.92〜-1.73,P〈0.05)]、血脂[TC(MD=-0.59,95%CI:-0.84〜-0.34,P<0.001)、TG(MD=-0.35,95%CI:-0.52〜-0.17,P〈0.001)、HDL-C(MD=0.2,95%CI:0.06〜0.33,P

3、〈0.05)、LDL-C(MD=-0.51,95%CI:-0.9〜-0.13,P<0.05)]、B超改变(OR二2.74,95%CI:1.36〜5.55,P=0.005)均优于丙药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丙药相比,健脾化湿法治疗NAFLD有效iL安全,但由于提取的文献存在病例数少、随机方法不明确、未分配隐藏、未发现双盲试验等诸多问题,需要开展更为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临床证据。关键词:非洒精性脂肪肝;健脾化湿;Meta分析;作者简介:吴小双(1991-),女,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内分泌疾病的

4、基础与临床。收稿日期:2017-07-14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661)Received:2017-07-14非酒精性脂肪肝屌中医“积证”“痰证”“胁痛”及“肥气病”等范畴m。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以及痰湿体质等因素均可引起脾虚湿蕴、痰浊聚肝,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发生。临床上诸多医家采用健脾化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良好疗效,但尚缺乏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为客观评价健脾化湿法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本研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健脾化湿法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

5、a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方法1.1文献检索策略在CNK1、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文文献,中文检索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脂肪肝、NAFLD、健脾化湿、随机对照。在PubXled数据库中检索外文文献,英文检索词: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Fattyliver,ActivatingSpleen、StrengthenSpleen,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今。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纳入文献需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2002年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6、制订的《NAFLD诊断标准(草案)》或2006年2月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31;(2)随机对照试验;(3)干预措施为健脾化湿法与西药组或中西药组比较。1.2.2排除标准(1)非RCT研宄;(2)文献内容涉及动物实验及个人经验、综述类文献;(3)中英文以外的文献;(4)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5)无相关结局指标的研究;(6)重复发表的以及数据存在可疑的研宄。1.3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由两名评价员分别对文献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后阅读全文,提取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交叉核对,如遇分歧由第三方确定共识意见。提

7、取的数据包括:(1)研究设计概况,括基木信息(题目、作者、发表时间、样木数)和基线特征(年龄、性别)以及干预措施的方法和疗程、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ALT、AST、GGT、TC、TG、11DL-C、LDL-C、B超)等;(2)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盲法、数据的完整性和选择性报道结果等。1.4统计学方法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异质性分析:通过标准x检验、P值0.10、I检衡量异质性,1〈25%时异质性较小,25%<1<50%为中等度异质性,1〉50%则研宄结果间存在高度

8、异质性m。当P>0.1和T<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效应量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测D、0R或RR分析统计量,均以95%C1表示,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文献筛选情况及纳入研宄的特征初筛1207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1140篇,英文67篇。进一步筛选后,剔除不合格文献1193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