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

ID:27775399

大小:2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6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  文言文句式复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其他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及分类  [教学内容]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可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这么两大类。  (一)有

2、标记的判断句  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  .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的标志还有“为”、“乃”等。如: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3、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在更多的情况下,“为”是判断动词。如: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  (5)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  当时“为”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是”。  2.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  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按理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有“者”也有“也”。如:  (1)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  (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4、,长江也。(《赤壁》)  (3)“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这一类句子,都是“者”表示提顿,最后用“也”加强判断的语气。有“者”也有“也”的判断句是比较多的。  一种是有“者”没有“也”。如:  (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褒禅》)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

5、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7)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  还有一种判断句,只有“也”而没有“者”。如:  (8)我,子瑜友也。(《赤壁》)  (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10)曹公,豺虎也。(《赤壁》)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  这样的判断句,靠“也”表达判断的语气。  (二)没有标记的判断句  这样的判断句是极少的。  

6、(1)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  (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  这就是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靠意思组合成判断句。  二、被动句  在文言文当中,使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子不少。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很显然,这样的被动句,跟现在的被动句差不多。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

7、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  这是使用“见”做标记的被动句,是现代汉语当中没有的。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7)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

8、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这是使用“为”做标记的被动句,现代汉语当中有时候也用。不过,文言文主要使用“于”做被动句的标记。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