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

ID:27784794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_第1页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_第2页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_第3页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_第4页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热的再思考摘要:近几年,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技能竞赛有数百项,这些赛项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在竞赛举办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竞赛中存在的竞赛目的功利化、缺乏普及性、设备利用率不高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形成“以赛促教”、“人人成才”的竞赛观、搭建课内外技能竞赛平台及优化技能竞赛评价的评价标准等对策。中国7/vie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发展对策  在职教体系中,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直是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技能大赛作为培养技能的重要途径,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2008

2、年6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同样明确指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从2008年开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行业协会及其他机构举办的大赛就更多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对技能大赛的重视。  

3、1.目前技能大赛的举办情况  2008年6月28日,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提出,要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局面,从此拉开了我国技能大赛的序幕,政府组织、行业协举办的大赛更是层出不穷。纵观近十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的项目逐年增加,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参赛规模逐年增加,参赛人数由2008年的近2000人增加到2016年的20000余人;此外,行业、企业参赛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很多企业愿意冠名赛项及对餐三院校进行赞助。  然而,随着各种技能大赛的举办,逐渐出现一些问

4、题,比如职业院校内出现“技能大赛热”现象,有些院校花了过量的精力在技能大赛上,有些院校为了大赛而大赛,逐渐偏离技能大赛培养技能的目标,也违背教育部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  2.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1)竞赛目的功利化,为赛而赛。  技能大赛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有些学生参加比赛,更多的是为评奖评优、拿奖学金等各种荣誉而增加筹码,调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基本都拿到奖学金、助学金、校三好生、优秀毕业生等奖励,部分学生甚至有机会到国外的院校交流学习

5、。学校对于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也是乐此不疲,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好的名次,从而在招生宣传、院校评比等方面取得优势。参赛院校应该端正比赛态度,丰富大赛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关注比赛的结果,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良性循环机制。  (2)只关注极少部分人,没有普及性。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注定要把学生作为培养的对象,而不是极少部分。技能大赛的举办,本质上是要推动高职院校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只有很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77所,每届招

6、生人数近万人,但是每年参加江苏省物流技能大赛的学生数量大约为150人,如果有国赛,参加国赛的学生只有12人,整个参加大赛的学生占比不到2%,这明显改变了职业教育大众化的特性,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享受到大赛的成果。  (3)设备利用率不高,资源闲置。  为了参加大赛,高职院校花了大量金钱购买软件和硬件,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但是采购来的设备仅仅用于大赛,转变为实训课程的比例很少,学校花了巨额资金购买的设备只有少数几个人使用,使用的时间1个月左右,可见设备的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  (4)评价体系不完善,应用性有待提高。  竞赛

7、评价是对学生在比赛中表现优劣的评判,通过比赛,一方面可以检验高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衡量兄弟院校学生技能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可以考核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一些院校通过大赛整体地把握参赛学生的技能水平,反馈到技能教学中,改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目前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评价标准很多都来源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要求,而没有依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另外,评级体系很简单,很多选手不了解评分标准。  3.技能竞赛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改变观念,形成“以赛促教”、“人

8、人成才”的竞赛观。  在高职院校中,改变以往功利化的目的,将技能竞赛和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赛促教”的竞赛观念,改变技能竞赛目前的尴尬局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作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比赛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