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

ID:2779031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摘要:文章首先总结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山西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模型,确定了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模型结果对山西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3/vie  关键词:金融创新科技创新耦合度灰色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1004-4914(2016)09-024-04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步入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1}在全国上下着力提升创新驱动力的大环境中,无论是中央

2、还是山西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的大力支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关系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意在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现状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评判,以便对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创新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对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每个方面进行改革。历史表明,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发展的范式是受到普遍认同的。{2}关于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国内外已有部分研究。1912年,熊彼特{3}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他指出,是科学技术

3、进步,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引起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对银行信用的需求。这是人类首次提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作用问题。Perez{4}分析了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在时序上的互动关系,在每次经历技术革命时,金融资本都会大量介入,而在技术成熟时则会从科技企业退出,转而投向别处。在我国,从科技金融概念提出之后,赵昌文{5}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其内涵和运行模式,并提出了一些保障机制。辜胜阻等认为,创新的层次性和企业所具有的不同规模和生命周期决定了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的资本市场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黄国平{6}认为,政府应当针对科技创新建立专门的金融支持制度,

4、以拓宽融资渠道,弥补筹资缺口,化解和规避创新风险。  山西省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转换发展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煤炭经济转型的关键举措。目前,山西省正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和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加大产学研转化还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都需要金融创新的大力支持。研究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目前耦合的状态以及互动和耦合的方式,对于山西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通过构建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计算邓氏关联度,并以此计算耦合度等指标以进行分析。  (一)耦合度概念

5、以及标准确定  如果我们要从数量上判断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作用,就要选择一个可以有效衡量耦合性的指标。耦合度是借鉴了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而得出的,它的大小反映了两个子系统在一个时间段上的耦合协调关系,可以很好地用来测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作用。  系统耦合一般可以分为低水平耦合、拮抗耦合、磨合耦合和高水平耦合等四个层次,{7}这是根据耦合状态和深度的不同,从低到高的分类。根据文献中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比较,同时结合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本身具有的复杂性,本文根据对耦合度的具体数值所在的区间,对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耦合�l展的不同阶段做出如下标准界定:  1

6、.0

7、统各要素间开始不再针锋相对,而是在能够保全自身的前提之下开始共处。系统的目的性和有序性开始形成,子系统间的要素呈现大面积的、初步的合作状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通过资源的流动、主体以及对象的相互作用等实现两者之间的耦合。  4.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