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县官制度述论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

ID:27794001

大小:129.7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6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_第1页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_第2页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_第3页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_第4页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代县宫制度述论刘鹏九/王家恒/余诺奇作为封建社会基层政权机构代表的县宫,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清统治者也深刻认识到“聚民之宫"乃吏治之基,因此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完藝的县宫制度。笔者利用内乡县衙——国内唯一的县衙博物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清代县宫的选拔和任用?品级和待遇,职权和考绩'县衙的规制和机构等方机进行了粗浅的硏究,以作为县宫制度硏究的引玉之砖。一县官的选拔和任用清代县宫的选拔主要靠科举和捐纳两种。科举制度始于隋、定制于唐,延续至明清,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明令废科举,在中国历史上沿用1300年,成为封建社会中后期选拔宫吏的

2、主要制度。清代的科举制度沿袭明制,应选人由县试、府城、乡试、会试和殿试取得不同的科举资格,方可候选入仕。清代除从进士举人中选拔县宫外,其它“五贡"(恩贡、拔贡、副贡、岁贡和优贡)出身的人,也是县宫的来源。据民国《内乡县志•职宫》载,清代内乡县历任县宫113人,除30人出身记载不详外,在下余的83人中,有进士16人,占20%,举人37人,占44%,其他监生、贡生、拔贡等30人,占36%,以上情况表明进士举人、“五贡"是县宫的主要来源。纵观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任用了大批有才干的封建知识分子,在中国力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一

3、页。捐纳制度是封建时代政府准于士民捐资纳粟的得官之法。此制始于秦始皇四年(前241年),历代多沿袭,清中叶以后尤滥'捐一州县宫所费无多,光绪时甚至跌至千两以下,以至宫职成为商品,不仅无宫人可以买宫,而且捐钱越多买宫越大,得宫越早。捐宫制度暂时缓解了财政困难,然而却造成了封建宫僚队伍素质低下,不能胜任职务,加之掲纳者为捞回所捐之款,任期内千方百计贪污受贿,勒索百姓,腐败成风,成为封建社会的一大算政。上述两种选宫制度,凡经科举考试而做宫的称为“正途,‘;凡以金钱粟米捐纳为宫的称为“异途"。县宫无论是科举、捐纳,或是由荐举选拔,必须由吏部铃选,最后以皇

4、帝命令行之,故县宫也有“皇帝命穹"之称。回避制度是我国任宫制度的重要内容。此制始于东汉的“三互法”,后为历代王朝所沿用,至明代形成一^申非常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其回避主要有两种:一是地理回避,即一般文宫不得在本籍或原籍任宫,清代则规定得更具体,本省人不能做本省的宫,即使不同省而离原籍在五百里以内的也必须回避。〔1〕二是亲属回避'凡亲属不得在同一地区或同一衙门做宫,如遇及,宫小者或后到者回避。应回避而隐瞒的要受处分。据清康熙及民国《内乡县志》载,在清代、甚至在元、明、清600余年间,内乡县179位县宫中没有一个为本省或邻省500里以内的县宫。宫缺制

5、度。清代的县等划分沿袭明制,以贡赋多少“区三等2〕但未见于具体划分标准。瘫正以后,按州县所在位置、管辖面积、治理难易等因素,划分宫缺作为任用地方宫的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将州县划分为四等。以“冲、繁、疲、难"四字标之,地当孔道者为“冲",政务纷纭者为“繁",赋多逋欠者为“疲",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在一般情况下,凡四字俱有者为最要缺,占三字者为要缺,二字为中缺'只占一字或连一字也不占的称为简缺(但也有虽占字不多而属于要缺、最要缺的)。〔3〕以官之资历、能力对应“缺"之繁简、以宫补“缺''、应宫、缺相称。内乡县属“繁难"二字中缺。〔4〕县

6、宫的分配,清代沿用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吏部尙书孙丕扬初创的掣签之法。凡候选县宫于吏部经过七项考核程序:一是别其流品,即要身家清白;二是观其身言,即要品貌端正、言谈流利'身体健康;三是核其事故,即看有无过错和未结的案子、父母丧在身等;四是论其资考,即查考俸期;五是定其期限,即要赶上锥选时间;六是密其回避;七是验其文凭。〔5〕做一任县宫要经过这么复杂的考核,最后等到单月选或双月选,在吏部油签,油到哪儿就在吏部领取委任告敕'奉敕上任。可是到了清朝末期,各省长宫权力越来越大,县宫名为皇帝命宫,而实际上由省里委派,就是皇上吏部派来的县宫,省里也可以

7、不叫他到任,而委派有“遇缺先”资格的人去做县宫。〔6〕清政府还规定,凡正途出身授任知县的一般为实授,而异途岀身充任知县的,则i般先试授,经实践,称职者方可改为实授。“汉宫捐输者,试俸三年,试俸未满,不准升转"。〔7〕此外,如县宫在任期间发生偶然事故(如死、革职降调或丁忧)离职,往往先选一人临吋充任,待有合适的人选再予更换实授,职衔相当或高宫代理低宫职务的称为“暑理”;低级宫临吋充任高于本宫的称为“护理。如康熙十三年(1674年)就有李煜“以卫辉府经历暑内乡县事"的记载。〔8〕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还有“钦加知府衔(从四品)汪继祖暑内乡县正堂"

8、〔9〕的记载。清代县宫的任期同其他地方宫一样实行限任制,三年为一个俸期,亦即三年一任。凡已除宫员“在外者以领文凭限崇日为始,各依定程期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