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

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

ID:27794566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_第1页
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_第2页
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_第3页
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因素[1/2]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重视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争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德育工作又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和育人工程,它需要学校、家长、教师、社会共同配合、相互协调,才能有所成效,但靠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学校,班主任基本就承担起了全部的德育工作。这样,一方面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德育效果往往也不够理想。实际上,作为科任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也应该发挥学科

2、优势,共同承担起德育教育的任务。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的教师,我认为,大可以从语文教学过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一、培养爱国之情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多为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大量的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挖掘诗篇中的爱国因素,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篇中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因子,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他的《春望》一诗,被称为爱国诗篇的典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道出了一位爱国诗人目睹国家山河破碎,草木凋零的凄惨景象之后的悲恸之

3、情,浓浓的爱国情怀溢于言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则触动了诗人的无限感伤之情,“花溅泪”和“鸟惊心”,让我们后人可以感受到他那颗爱国之心在滴血!千百年之后的今天,仍然为他的爱国之情所震撼!每当我上这首诗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产生诸多感慨,我会对学生说:当今社会,和平而幸福,我们无战乱之苦,无离别之痛,无衣食之忧,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免费学习,还能享受国家的各种补助,这都是伟大的祖国给予我们的恩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我们的祖国,用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品德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呢?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浓浓的爱国情,比如都

4、德的《最后一课》、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粪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佳作。只要我们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俟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比重复的说教一定好得多。二、培养爱民之心现在的学生,有些是很自私自利的,什么爱国爱民,他们根本不听。可是,作为一个人,不爱国爱民,那么,培养他又有何作用呢?在上《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我就特别引导学生要热爱我们的人民。故宫建筑的辉煌与华丽,令世人所折服,它虽为皇帝的行宫,但一砖一瓦并非他所堆砌,而是劳动人民用双手、用汗水、用智慧修筑

5、起来的。当我介绍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一片惊嘘,都为我们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而钦佩。还有赵州桥、苏州园林、万里长城,哪一样不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歌颂劳动人民、体现爱民之情的佳作。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尽了中国千百年来百姓的悲惨命运,爱民之情寓于心而发之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他关爱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抒写得淋漓尽致;杜甫的《三吏》《三别》把“安史之乱”后唐朝底层人民群众的辛酸和苦难真实的再现,对百姓的同情之情不正是爱

6、民之情的具体表现吗?古今多少诗篇中都洋溢着真切的爱民之情,教学中注意挖掘,让学生们心中装着百姓,带着一颗爱民之心去学习、成长,将来成为能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栋梁之材!三、培养高尚情操古代文人,大多具有君子风范,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无不体现他们的高尚情操,而这正好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良好素材。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君子的品行典范,更是作者的高尚情操的体现;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是作者伟岸高洁、安贫乐道的高雅志趣;《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

7、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陶渊明的高洁人格;《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欧阳修寓情于山水的淡雅情趣……凡此种种,数量多,题材好,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以古人为榜样,产生潜移默化的持久的影响。而今的学生,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太深,他们的意识里可没有了古人的高尚情操,更多的是功名利禄,倘若人人如此,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点责任怎能落到他们的头上?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从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古代圣贤为典范,学习他们的精神,逐步形成他们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尽到“传道、授业

8、、解惑”的职责我相信,只要所有的人都尽自己所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工作就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开出灿烂的文明之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