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ID:27797227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_第1页
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_第2页
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_第3页
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王澈高传玉[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急诊科诊治的STEMI患者31例作研究组,发病至溶栓平均时间(3.27±1.02)h,选取同期本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STEMI患者37例作对照组,发病至溶栓平均时间(5.76±2.14)h,比较两组患者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0min、90min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均比对照

2、组高(64.52%vs40.54%、80.65%vs59.46%与90.32%vs72.97%),心绞痛发生率比对照组低(6.45%vs24.32%),均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STEMI能够有效提高治疗后2h内的血管再通率,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瑞替普酶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血管再通D0l: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24.013作者单位:450003,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本文对31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急诊科诊治的STEMI患者31例作研究组,男女比例19:12例,年龄40・71岁,平均(52.13±9.67)岁,发病至溶栓时间l-5h,平均(3.27±1.02)h;选取同期本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STEMI患者37例作对照组,男女比例22:15,年龄39・70岁,年龄(51.32±8.65)岁,发病至溶栓时间3-12h,平均(5.76±2.14)h;其中心肌梗死部位为前壁23例,侧壁12例,下壁3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发病至溶栓时间除外)比较无明显差异(

4、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监测存在ST段抬高征象;发病至溶栓吋间≤12h;均签署溶栓治疗与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无应用溶栓药物的禁忌症[1]。排除标准:高血压经降压治疗效果不佳者(BP≥180/100mmHg);近期内有脑出血或脑梗死史;合并有造血系统、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者;14d内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或活检穿刺检查者。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除溶栓时间不一致外,治疗方法均相同,具体操作如下:溶栓前均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另予氯毗格雷300mg口服;维持期予lOOmg阿司匹林联合75mg氯毗格雷口服治疗,每日一

5、次;经临床检查证实后即予瑞替普酶(派通欣,国药准字S20030090,5.OMU/支,北京爱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推注,10MU瑞替普酶+10mL氯化钠溶液(浓度0.9%),注射时间〉3min,30min后再次注射上述剂量;溶栓结束后予普通肝素12U/(kg?h)静脉滴注,持续吋间48h;后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2h/次,持续7d,其他治疗按常规方法处理。1.4观察指标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⑵临床再通标准判断,观察不同时间段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观察患者治疗1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

6、SS19.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当PV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不同吋间段的血管再通情况两组患者的血管开通率随着时间进展均有上升,且研究组治疗三个时间段的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再通情况[n(%)]组别例数(n)治疗60min治疗90min治疗120min对照组3715(40.54)22(59.46)27(72.97)研究组3120(64.52)*25(80.65)*28(90.32)*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7、o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心力衰竭、休克、死亡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绞痛发生率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n(%)]组别例数(n)再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死亡对照组372(5.41)9(24.32)3(8.11)4(10.81)4(10.81)研究组311(3.23)2(6.45)*1(3.23)2(6.45)1(3.2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o3讨论本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