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ID:27804572

大小:94.3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6

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宣威市志祥矿业有限公司炉房沟煤矿西翼釆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编制单位:宣威市志祥矿业有限公司炉房沟煤矿编制日期:2015年5月8日煤矿会审意见表煤矿会审意见:煤矿签章:年月FI会审人员签字姓名职务时间备注西翼釆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学习签字记录学习时间贯彻人员职工学习签字记录炉房沟煤矿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执行掘进工作面“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做到预防为主。为保证矿井掘进工作面作业的安全,有效预防矿井水害的危害,杜绝矿井透水事故的发半,特编制西翼采区运输巷掘进工

2、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成立探放水工作工作机构(一)、成立探放水工作机构组长:包崇辉(安全副矿长)成员:杨万浩(地测技术员)、朱家帅(采煤技术员)、方其甫(安全员)、李文进(机电技术员)、吴兴爱、吴永林、吴兴道、陈道永、吴稳章、周夸银、杜光飞、杜光省(探水工)。(二)、各成员的职责1、组长负责对掘进探放水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指导;2、地测技术员和采煤技术员负责对探放水工作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拟定,作业过程中指导探放水工进行作业;3、机电技术员负责对探放水所用探水设备布置,供电等工作;4、安全员负责日常探水以及掘进作业中监督指导作业人员进行支护和顶板管理等工作;

3、5、探水工负责按照技术人员拟定的技术参数和方案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二、水文地质概况(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位于龙潭向斜南东翼,地层为北东东走向,北西部高,东南部低。矿界内海拔2243.1-1925.00m,相对高差318.Im,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南部矿界5号拐点(五甲河)处,标高为1925mo沟谷发育,但切割较深,地貌形态为剥蚀、侵蚀为主构造形态。资源储量估算标高为1700〜1980m,全部资源储量位于矿区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坑水不能自流排放。五甲河在矿区东南,由南西向北东流出矿区,隶属南盘江流域珠江水系。1、含水层与隔水层根据矿区泉点流量,水流动态观

4、测,出露地层的含水介质类型、富水性与矿床关系,将矿区的含、隔水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裂隙弱含水层组:矿区内未出露,岩性以深灰色、灰绿色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为主,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含弱裂隙承压水,深埋于煤系地层底部,对煤层开采无影响。(2)上二叠统宣威组第一段(P2X】)裂隙极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岩性以灰黄、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薄层泥质粉砂岩,平均厚度86.75m。近地表风化裂隙发育,一般风化后呈土状。深部节理,裂隙逐渐闭合,且被方解石脉充填。接受大气降水能力较差,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极弱,可视为矿床相对隔水底板。(3)

5、上二叠统宣威组第二段(卩2疋)裂隙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岩性以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粒砂岩为主、夹泥岩及煤层,平均厚度97.24m。地表风化强烈,粉砂岩分布区风化成网格状,节理、裂隙较发育,接受大气降水能力相对较强,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弱,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4)下三叠统卡以头组(T】k)裂隙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一般厚度82m。岩性以灰绿色细粒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下部为含砾砂质泥岩。地表风化裂隙发育,据相邻矿区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366L/S-m,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水,裂隙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减

6、弱,且大多被方解石脉充填。由于地表浅层节理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弱,为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床开采有较大影响。(5)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一段(Tf)裂隙极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层位稳定,平均厚度54m。岩性为灰紫色中层状细粒砂岩夹泥岩,底部为砂质泥岩,砂岩中斜交层理较发育。近地表风化强烈,呈土状,节理,裂隙发育,接受大气降水能力强,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极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对上覆含水地层向下渗入起到隔水作用,对矿床开采起到天然屏障作用。(6)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二、三段(儿产J裂隙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部及东南部外侧

7、,层位稳定,一般平均厚度为200m,岩性以中厚层状紫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细粒砂岩,风化裂隙发育,地表风化后呈碎块状。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在沟谷两侧沿岩层层面及裂隙面以线状排出,富水性弱,市于下覆飞仙关组(Tf)起到隔水作用,因此对矿床开采无直接影响。(7)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四段(Tf)裂隙极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西部。厚度大于80m,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裂隙较发育,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极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对矿床开采无直接影响。(8)笫四系(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