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ID:2781700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_第1页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_第2页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_第3页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_第4页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卢艳荣(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河南焦作454750)【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诊治的慢性心力衰渴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主要为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疗程2周,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

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治疗后LVESD、LVEDD以及LVEF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及LVEF改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显箸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左卡尼汀;疗效;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98-0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

3、e,CHF)是由各种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脏结构及其功能异常而导致心脏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也是引起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多,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病人的牛活质量甚至牛命造成了严重得影响[2],故对其积极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随着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应用,CHF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长期疗效仍不理想[3]。因此,为了更有效的治疗心衰、提高病人的

4、生存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与药物。左卡尼汀作为一种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新型药物,有研究证实其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病情⑷。本文对CHF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用左卡尼汀,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心内科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作为观察对象,诊断标准均符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基本特点和内容要点⑸。观察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2岁,心功能NYHA分级:II级10例、III级14例、VI级16例。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17例;年龄年龄50〜71岁,心功能NYHA分级:I

5、I级9例、III级16例、IV级15例。排除并存心包积液、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周围血管病变等。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疗法,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洋地黄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具体为将左卡尼汀加入0.9%生理盐水20m中静脉推注,1次/d,共治疗2周。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主要为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

6、数(LVEF)。1.4疗效判定标准⑹(1)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LVEF明显改善;(2)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LVEF略有改善;(3)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LVEF未见改善。1.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3,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病人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见表I。2.3安全性评价两组病人均有2例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观察组有1例病人皮肤瘙痒,两组的

7、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同吋,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讨论随着H前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老龄化社会程度的日益加重,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其病理生理基础为原发性心肌损害或(和)心脏负荷过重,致使心脏逐渐扩大,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心脏排血量降低,机体各器官组织得不到血液的有效灌注,故心肌细胞同样存在缺血缺氧,导致心肌能量供应不足或能量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损伤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其功能[7・8],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对此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