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

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

ID:27820880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_第1页
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_第2页
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_第3页
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_第4页
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2611字符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摘要L目的观察碘伏纱条在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外科门诊收治的脓肿切开引流换药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引流换药,观察组采用碘伏纱条引流换药,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程度明显减少,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碘伏纱条应用于脓肿切开引流换药中,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患者的疼痛,值得广泛推广。【关键词】:碘伏纱条;脓

2、肿;引流;应用效果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组织、器官或体腔内的病变组织坏死、液化,从而出现局限性的脓液积聚,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局部清创引流是治疗脓肿主耍的措施。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们对72例脓肿切开引流换药患者使用了碘伏纱条引流,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7刀-2015年6刀外科门诊收治的脓肿切开引流换药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所有患者均无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糖尿病。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33例;年龄4-81岁,平均年龄(49

3、・7±13.5)岁;脓肿部位:头部12例,四肢19例,肛周23例,背部18例。观察组男41例,女31例;年龄2-80岁,平均年龄(49.4±13.1)岁;脓肿部位:头部11例,四肢21例,肛周20例,背部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脓肿部位等具有可比性(P>0.05)o1.2方法观察组患者局部伤口常规消毒、清创后,按伤口的大小取纱条加适量碘伏,以不滴液为准,将碘伏纱条置于脓腔内进行引流。对照组患者釆用凡士林油纱条引流换药。所有患者均注意伤口的引流是否通畅,采用无菌敷料覆盖,根据伤口的感染程度以及脓性分泌物情况,嘱患者每天或隔天换药。1・3观察指标

4、①肉芽组织生长情况[2]。脓腔肉芽组织生长旺盛、伤口基本愈合为0分;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呈鲜红色为1分;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平坦,呈淡红色为2分;肉芽组织生长较为缓慢,创面凹陷,呈暗灰色为3分。②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③伤口愈合时间。自脓肿切开引流至伤口达到II期愈合所需的时间。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a=0.05o2结果2.1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疼痛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口疼痛程度明显减少,

5、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表1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疼痛情况比较组别例数治疗后3d治疗后7d治疗后14d肉芽组织疼痛情况肉芽组织疼痛情况肉芽组织疼痛情况观察组721.82±4.18±1.14±2.37±0.26±0.79±0.331.040.280.450.050.22对照组2.38+5.26+1.86+3.49+0.72+1.52+720.421.230.510.820.160.542.2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5.27±3.14)d,与对照组的(19.68±3.56)d比较,明显减少,差异

6、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脓肿是临床上普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体表。脓肿形成后,全身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的效果不佳,需要行切开引流换药进行局部治疗,以彻底引流脓液,促进伤口的愈合。脓肿手术切开引流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换药处理伤口才能够愈合。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主要的功能细胞是成纤维细胞,但是,如果伤口内存在血肿、脓液、坏死组织、异物或细菌时,则可以导致成纤维细胞的移行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延迟,延缓伤口的愈合[3]。传统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引流由于只能起到引流脓液的作用,而无消炎、止痛、抗菌和促进愈合的效果,因此容易导致引流不畅、加重感染

7、、伤口愈合延迟[4]。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菌株,而且抗生素在伤口表面的浓度较高,而伤口深部的浓度则逐渐降低,抗菌效果不佳;抗生素存在较多的过敏反应,难以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另外,抗生素的应用可以损害伤口细胞增殖以及上皮的形成,对伤口愈合不利,因此不提倡伤口局部应用抗生素。碘伏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能杀死多种病原微生物,可以在创口表而形成一层保护膜,组织细菌侵入创口,渗透性、杀菌力较强,可以有效的控制创口感染。碘伏纱条对组织无刺激性,局部浓度较高,用于脓腔引流换药,可以有效的吸收脓液,杀菌作用较为持久。对于创口深部的引流,碘伏纱条能够清

8、除坏死的腐肉,减少脓性分泌物;另外,碘伏本身具有脫水的作用,可以起到促进创面干燥的作用,减少局部渗血渗液,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