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

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

ID:27829479

大小:18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_第1页
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_第2页
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_第3页
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_第4页
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兴事件持续发酵_如何进行芯片投资引关注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表示,目前中兴有1-2月零部件库存,如果不在1-2月内再次达成和解,会影响其通信设备和手机等业务的正常生产与销售。据悉,中兴在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占有近30%的份额。这对中兴通讯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来自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国内集成电路进口价值为2601亿美元,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集成电路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  中兴被美国制裁事件的背景是3月23日开始的中美贸易战,中兴此时的困局也引发了投资人的广泛讨论。一些投资人表态未来将加大对于底层

2、芯片的投入和研究,而另一些VC投资人却对此持谨慎态度。为何过去中国没有诞生好的芯片公司?对于投资人来说,过去是否忽略了技术创新的投资机会?VC是否适合参与芯片投资?如何更好利用资本力量发展芯片行业?    最近两天,我的朋友圈充满各种各样的争论,关于怎样来看芯片和底层创新。我认为需要回到商业本质。10年前我们内部基金的策略是不看所谓的原创性底层科技创新,而今天我们大胆地提出,要非常积极关注底层的科技创新,为什么?  我们来回顾一下科技创新每一次成功的要素。从PC、移动互联网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每一代的科技公司都面

3、临一定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给科技公司建立的真正壁垒是生态和整个市场,领导型的公司都能利用窗口期建立起巨大的科技壁垒。  以前的中国是以市场换技术,我们错过了70年代的芯片大发展,90年代的PC大发展,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仅仅赶上了互联网模式创新的窗口。  但今天中国有机会用市场创造技术,是因为这个timing对了。我们的人才和资本有机会在同一起跑线,依托中国强大的市场规模来创造原创的技术。    2004年我们投了中微半导体。现在这位创始人先生已经70岁了,他做的是半导体里的设备。2004年到今天已经14年

4、了,才刚刚露出水面,大家才在媒体上看到华人如何抵御各种压力回到中国的故事。  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人才,只不过他们很小。刚才讲到的是半导体的核心,过去十几年美国不投了,中国也不投了。但是我觉得未来是有机会的,中国流片(试生产)的成本是美国的一半,我不知道有多少企业1-2次流片就能成功,但我觉得很多机会都会留给中国。    我来自深圳,中兴事件最近大家可能对深圳关注比较多。这个事件对创投界有什么启示?我觉得创投机构需要更加关注和投资真正的核心原创的东西,因为核心创新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通常来说,能够长期发展不断

5、增长的企业,肯定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的是技术,有的是模式。模式创新这波可能已经过去了,但更大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包括大家提到的生物、AI以及芯片行业。(可能)LP不理解,但是我们要坚守,只有这样才能赚得更多。投资技术创新的企业虽然时间长,不像模式那么快增长,但是坚守就能获得回报。    我是学半导体出身的,进入投资行业以后,这个领域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方向。过了2001年以后,美国这个行业就已经不投了,道理很简单,整个资本市场不支持高技术芯片行业。  但是中国正好是一个错配,我们知道要投这个行业,但是我在这个

6、行业里的回报是整个类别最差的,不是最差也是倒数第二,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不支持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是不支持。  最近这块有很大的进展,中国有很多大基金,希望投重要的、有战略意义的行业,比如半导体。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就是国有资产的投资是不能赔钱的,所以他们将国外成熟的公司拿回来,然后再拿到中国的资本市场圈一次钱。这也不是很好,引起了美国的注意,不批这样的投资。  现在其实中国市场的机会很大,因为芯片的应用全都在中国,但是挑战更大。怎样能踏实下来,建造自己的能力,耐心地好好投一个对行业有影响的技术

7、公司,这在今天还是具有一定挑战和困难的。    实际上我们不是不投芯片,之前我们投了好几个做芯片的公司都血本无归,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贡献了一份力量。  中国的芯片技术我觉得有几个难点,首先中国的芯片公司大部分是单一产品公司,单一产品公司从长远来看回报是有问题的,因为生命周期很短,很快就下降到平均水平。因为前期投入很大,研发人员、流片都是很高的成本,公司的估值都不高,它不像腾讯、阿里市值四五千亿美金,芯片最成功的上市公司也就是10-20亿美金。对VC来说,投入和回报是不成比例的。  其次,从中期来看,任何大的行业

8、都有周期性,先出来的肯定是做硬件的公司,比如说PC时代出来的是英特尔、IBM、思科,人工智能领域英伟达先跑出来了,在人工智能上,中国还有机会。  芯片的投入一旦形成平台,新公司很难做。尤其是芯片公司前期投入非常大,如果你的竞争对手靠先机占据市场,把设备成本摊销掉以后,你没办法与其竞争,成本曲线会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那你无法竞争,除非靠政府的大量补贴和支持。  但在人工智能芯片上还有机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