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

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

ID:27834819

大小:1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_第1页
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_第2页
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_第3页
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_第4页
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必抓得分点汇总板块一运动和力1、矢量性问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一一减速、往返问题,注意规定正方向后各量的正负号,一般规定方向为正方向,当与方向相反时,下列表达式屮“”取“”号:,,,•(2)求速度、力、加速度、电场强度等物理量时,要注意不仅仅要交代大小,还要交代方向。【例1】一个质量为30kg的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此图像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内,蹦床对小孩的平均作用力为(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A.400NB.

2、700NC.1000ND.1300N2、刹车时间一般来说,刹车问题屮刹车时间被忘记,尤其是追击相遇问题中。【例2]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7m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此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3、绳、杆连接容易错课地认为,绳、杆连接的两个物体速度相等,实际上应该是沿绳、杆方向分速度相等(只能正交分解),除非二者均沿绳方向运动。4、重力(1)考虑掉:在竖直平面内最高点、最低点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容易把重力分析掉一一解决方法:列动力学方程前,一定先画好受力分析图,而受力分

3、析第一个要画的力就是重力。(2)考虑与否问题:①力学:打击、碰撞、爆炸类问题中,可不考虑,但缓冲模型必须考虑;②电磁学:基本粒子不考虑,但宏观带电体(液滴、小球、金属棒等)必须考虑重力。③根据上下文分析:明确交代不考虑粒子重力的,不考虑;明确给出重力加速度g的、题干中提到了“竖直”“水平”等字眼、经分析发现没有重力题设运动不可能实现的,考虑重力。5、摩擦力分析(1)静摩擦力:其一是当做滑动摩擦力处理(错用公式计算静摩擦力〉,没有预先判断或分析是什么摩擦力,摩擦力性质变了没有;其二是没有先分析主动力情况,没有分析清楚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默认(随意假

4、设)成摩擦力朝某某方向。(2)滑动摩擦力:中FN随意取作mg或mgcos0。(3)叠加体问题中,分析地面对下面物块的摩擦力时,算掉了上面物块的重力(上面物块的对下面物块的压力)。6、作用力有些题目问的是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一一这个作用力,是指斜面对物块的所有的力的合力,即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而不只是支持力。7、、空间受力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力不在一个平面内时,则需要根据对称将力分解到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然后一个平面一个平面的处理,而不能乱套。【例3】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壁上等高的两点AO、B0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

5、方,AOB在同一水平面上。ZAOB二90°,ZCOD=60°。若在0点处用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0所受拉力的大小为A.普加gB.普加gC・2mgD.普加g8、弹簧相关的动态问题其一,一定要注意弹簧的初态是压缩还是拉伸,并计算出相应的形变量;其二,一般情况下,物块并不是一接触弹簧就廿始减速,或者离开弹簧才开始减速,而是先加速后减速,中间有一个速度最大的位置一一受力平衡的位置,弹簧弹力和其余的力等大反向的位置。9、弹簧、轻绳弹力突变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轻绳中弹力可以突变,用实际情景模拟过程即可得知变化细节;若轻弹簧两端均被约束(可以是固定于

6、某处、也可以是惯性约束一一连接于某一有质量的物体上),则弹力不能突变,但是当轻弹簧的一端突然变成自由端(比如剪断),弹力立即消失。10、分离问题分离条件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FN=O,但是有些同学容易认为,两物体分离时,其中一个物体是受力平衡一一其实,分离之前一直到分离瞬间,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垂直接触而方向)一直有相同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即分离瞬间,两者是有相同的加速度的,分离的原因是之后加速度逐渐变得不同从而导致速度、位移不同。11>临界问题(运动学、叠加体动力学、竖直平面圆周运动)(1)运动学临界问题:顾此失彼,往往考虑一个限制忘了另一

7、个!如:直线运动一一加速度限制、速度限制、位移限制。(2)叠加体动力学:临界条件不清,研究对象不明一一从受力简单的分析起,壳加体注意传动关系。(3)竖直平面圆周运动:轻绳(轨道内侧)、轻杆(管道)等模型之间混淆不清,乱套结论。12、传送带问题一一第二阶段运动很多同学不加分析地以为当物体速度加速到和传送带相等后,物体就和传送带相对静止做匀速运动了。其实第二阶段的运动性质需要具体悄况具体分析(判断)一一根据U与tan()的大小关系分析。13、平抛运动一一落点约束其一,不知道分析落点约束的几何性质;英二,随意作图,随意分析,不注意一些基本结论。【例4】如图所示

8、,ABC为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凹槽,0为圆心,A、C是凹槽上的两点,且A、O、C在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