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盖高楼——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反思.doc

我要盖高楼——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反思.doc

ID:27862057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06

我要盖高楼——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反思.doc_第1页
我要盖高楼——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我要盖高楼——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要盖高楼——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反思一、案例描述:星期一下午,区域活动即将开始。我给孩子们介绍区域活动的内容时,小文忽然按捺不住兴奋高声喊起来:“我要盖高楼!我要盖高楼!”盖高楼是班级新开设的一个活动内容,在前几次游戏时由于他太调皮一直都没有让他玩,这一次一听到我说到建构区,小文就立即叫了起来。我的话被小文的喊声打断,朝他看过去,发现小文的目光并不在我这边,而是盯着走廊里的建构区。我便提高了音量对小文说:“小文,我看你今天是不想盖高楼了!”小文听了我的话吃了一惊,快速转过头来,瞪大眼睛,大声问道:

2、“为什么?”我听了小文的反问,显然也有些吃惊,进而,表情中的怒气有所加重,语气更加强了几分。“你说为什么?!你还会问老师为什么!”小文的嘴巴微张着,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低下了头。我接着分配活动,小文显示出紧张、焦虑的神情,抬起头偷偷瞥了一下我,不再讲话。二、案例分析:(一)、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因为小文小朋友太调皮。我始终以管理者、制约者的身份出现。我对幼儿的行为期待是:幼儿应该安静、认真地坐在那儿听教师的安排,否则就是不守纪律,并且是不能被允许的。小文高喊“盖高楼!盖高楼!

3、”的行为显然与我对他的行为期待发生了冲突,与我期待的行为相差太远。我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我没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区域活动中,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我的行为让小文由积极地主动参与变成了消极被动的状态。原因是我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纪律。无情的纪律控制了幼儿对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并没有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心中只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全然不顾幼儿的体验,没有将幼儿发过来的球接发出去,而是将球丢到一边,按自己的思路发球,并且以自己的行为无情地扼杀了孩子玩盖高楼游戏的兴趣,从而也可能影响良

4、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二)、消极的师幼互动。这是一个以“纪律约束”为主题的师幼互动。教师向小文发出了第一个带有负情感特征的施动行为“小文,老师看你是不想玩盖高楼了!”。在此之前,小文对玩盖高楼的游戏可谓心驰神往,他丝毫没有意识到此时此刻自己以高喊“盖高楼”来表明自己想玩盖高楼的愿望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相反,他当时对教师最热切的行为期待是希望教师分配他去玩盖高楼游戏,根本忘记了教师平常要求的“小手放好,小脚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因而,对教师的“老师看你是不想玩盖高楼了!”

5、这句话,小文是很吃惊的,教师的这个行为和他的期待相差太大了。于是,他下意识的发出了一个带有进取性情感特征的反馈行为“为什么!?”,表明他的惊讶与对教师疑问。我对小文的这一反馈行为也有些意外,我希望小文马上坐正安静地听教师讲话,没想到的是“一个违反了纪律的幼儿非但不认错反而要问为什么!”于是,我发出了负面情感特征更强的第二个施动行为“你说为什么!你还会问老师为什么?!”,借以重申纪律约束的主题。这一次,小文终于明白了小文的意图:“在分配活动项目时。大声讲话是不对的,老师生气了,在批评他。”于是,先前兴奋的

6、神情转为沮丧,低下头来不再讲话,以这种畏惧性质的、非言语的反馈行为表明自己对老师约束纪律的接受。我也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分配活动内容上面,师幼互动的行为事件结束。事后我反思后觉得:当小文的行为与我的期待发生了冲突时,我应该引导小文改正这个错误,而不是发起这么一个消极的师幼互动事件。三、案例反思:(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该理解幼儿,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的原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站在孩

7、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和幼儿一起真正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与他们共同成长。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当孩子对一事物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细微观察、及时察觉,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背景和真实意图。当小文提出“我要盖高楼”时,教师应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并耐心地询问:“你为什么想玩这个游戏呢?”耐心倾听,努力理解他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小朋

8、友大胆探索与表达。我觉得: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才能解读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把握机会引导孩子,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向更高层次。(二)、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教师作为教育者,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幼儿也是一个能动体,只有尊重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以幼儿为中心展开教学,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提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案例中教师以教育者、管理者身份自居“俯视”幼儿,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