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ID:278660

大小:29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17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_第1页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_第2页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_第3页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_第4页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l肖静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特别谈到了文化繁荣与文化创新,他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确,文化是不可战胜的,你可以消灭一个民族,可以消灭一个国家,也可以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但你不能消灭文化。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今天能到这儿来的听讲座的朋友、同志、女士、先生,我想绝大多数都是追求坐得住、读得进、想得深的文化形态的人。我希望与你们的交流是一种美的享受。要坚守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首要的是读书,读好书。一、读书的意义:关于读书的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听得很多很多,大多是一

2、种实用主义的理解。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如此,现在新华书店卖得最火的书通常是英语、计算机方面的书,因为这些书可以给人们带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一些社科类、文学类的书则很难卖得动。尤其是文学类的书,因为它不能立即给人们带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10越是文明的社会,越是自由的状态,越是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精神空间。而你的精神是否充实、品格是否高洁、心情是否愉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你是否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无论是文科还是工科的学生,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精读几本书,就是大师的著作、经典著作。精读了40本经典著作,你这个人就脱胎换骨了,气质就不一样了。要读历史

3、上大哲学家的著作。康德的哲学:不可知论。此岸与彼岸、形而上与形而下。康德的此岸与彼岸是不可分的。康德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也就是我们中国的“体用不二”——体——讲得是“道”,也就是形而上;用——讲得是器,也就是形而下。这里的:“道”指得是精神层面,这里的“器”指得是物质层面。我们通常讲一个人文章写的好,不是讲他的写作技巧好,而是说他的文章有“内涵”,这里的内涵指的就是“道”,也就是“气”,是“浩然之气”、“静气”、“宇宙之气”……有时我们看一幅书法,结构章法都很好,但我们却不觉得它好,为什么?就是没有“气”。好的书法,好的国画,你会感到迎面扑来一股浓浓的气。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可以称作画家

4、,而有人只能称作画匠。画匠的技巧非常高,但是他画出的画没有灵魂,没有精神品格,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没有精神层面的东西。10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信仰、有思想,有灵魂的支撑,否则你的技巧再好,也只能做一个八级技工,但不能成为真正的大艺术家。黑格尔的哲学:世界是可知的,但与中国的哲学不同。中国哲学把“诚”上升到最高境界,形而上的“诚”与形而下的“诚”在中国哲学里是一个东西,没有什么区别。康德想把以前的哲学都批倒,但没有批倒,反而被黑格尔批判。我就没有看到谁把中国的孔子批倒。西方的悲剧以理论为基础;中国的悲剧没有理论。孔子、释迦牟尼比常人更加没有爱情,康德一辈子没有爱情,黑格

5、尔一辈子没有结婚,有一个“私生子”。哲学家不能当官,哲学家的爱情生活中比较好的是萨特。康德不相信爱情,被他的学生捉弄,把他和一位漂亮的小姐反锁在一个房间里,试图试试康德的理论到底站不站得住脚。结果,康德写了“性的形而上学。”感性越丰富,道德感越低;道德境界越高,物质的欲望越少。什么叫和谐?从哲学上说就是精神物质要两全,从伦理学上说就是道德情感要统一。什么叫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是情感道德要统一;物质精神要两全,超越是要有代价的,一个人想两全是很难很难的,一个社会想两全几乎不太可能,因而这是人类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人类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日本,一个人读完了一本书,全家人都要开个P

6、ATY为他祝贺。可见对读书的重视。文史哲有多高,人的人文境界就有多高,它是研究人的学问,它不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它是无用之用,超功利的,是构建精神家园的工具。有境界的人不一定有学问,但真有学问的人必定有境界。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以为读书主要是为你提供一个有意味有境界的世界,它能提示整个人生的命运与意味,我们常常会被书中哲学思想的厚重所打倒,也常常会被书中的艺术魅力所打动。读书最大的功能在我理解就是它的信仰功能,给绝望的人带来希望,给烦恼的人带来安宁与平和。二、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方法应该是深情的体味,不是一味的盲目的接受,更不是一味的批判。读书是要研究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也就是意义世

7、界和价值世界,引导人们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追求人性的完美、人生的完美。今天来听讲座的女士和先生10不妨找《论语》、《大学》、《中庸》等书来读一读,看看读了之后的感觉。解释“中庸”一词的意思。也可以找一些世界名著来读一读,看看读后会有哪些变化。现在有两本在全球很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一本是德国人写的,名为《朗读者》;另一本是美籍阿富汗人写的,名为《追赶风筝的人》。《朗读者》读到后面,很多地方催人泪下,其实他的故事很简单,虽然是一个生与死、爱情的故事,但最主要的讲了文化在女主人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