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

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

ID:27869939

大小:9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_第1页
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_第2页
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_第3页
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_第4页
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为应用研究    0引言  当前,电力峰谷差的平抑、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都对大规模储能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众多的储能技术中,钠硫电池以其优越的性能,备受各国研发人员的关注。钠硫电池的研发主要包括电池制造技术和电池管理技术的研发,这两大技术也正是钠硫电池实际应用中的最大技术瓶颈。  在钠硫电池的管理技术中,单体电压的检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整个电池模块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所检测的单体电压,进行均衡管理和告警分析,其中单体电压告警

2、通常采用两级梯度:报警和闭锁(或者称为切断),一般包括:单体过压报警、单体过压闭锁、单体欠压报警、单体欠压闭锁、单体电压负变化率报警、单体电压负变化率闭锁,有些还会增加单体电压不均衡报警和闭锁。钠硫电池模块通常包含很多个单体电池,比如5kW的电池模块包含单体电池48只,正因为单体的数目较多,所以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单体电压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共模测量法和开关切换法。共模测量法即相对同一参考点,用精密电阻等比例衰减各测量点的电压,然后依次相减得到各单体的电压,该方法电路比较简单,缺点是存在累

3、积误差,从而使测量精度降低。参考文献中采用了开关切换法,但该方案中每个单体都配有两个开关,从而增加了系统的成本、体积和功耗,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一种改进的方案来实现对单体电压的检测,该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开关的数目以及整个检测系统的体积。    1单体电压巡检系统设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包含48个单体的钠硫电池模块,测量时将48个单体分成4组:第一组为编号01~12的单体,第二组为编号13~24的单体,第三组为编号25~36的单体,第四组为编号37~48的单体。对这4组进行并行测量,即第一轮测量编号为01、13、25、37的单体,

4、第二轮测量编号为02、14、26、38的单体,依此类推,第十二轮测量编号为12、24、36、48的单体,至此整个电池模块的所有单体电压检测完毕。  以第一组测量为例,测量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IN+、IN-经过信号调理电路接到A/D芯片。当测量编号为1的单体cell1时,开关S1、S2、O1、O2闭合,cell1的正端接到IN+、负端接到IN-。当测量编号为2的单体cell2时,开关S2、S3、E1、E2闭合,cell2的正端接到IN+、负端接到IN-,被测量单体与需要闭合的开关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不难发现,测量奇数编号的单

5、体时,开关O1、O2闭合,测量偶数编号的单体时,开关E1、E2闭合,因此,为了减少开关O1、O2、E1、E2的动作次数和因开关频繁动作引起的损耗、提高电压巡检的效率,将奇数编号的单体与偶数编号的单体分开测量,即先测量奇数编号的单体,然后再检测偶数编号的单体。      在器件选型方面,遵循满足系统需求并且有一定升级余量的原则,采用TMS320F28335作为电池模块管理单元(BMU)的主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EP2C8Q208C8N用来作为BMU的辅助控制器,这样一来,既可以利用TMS320F28335的现成接口

6、,比如SPI接口、CAN接口等,又避免了大量分立逻辑器件的运用,使电路的体积小、功耗也小。  图1中的开关采用松下PhotoMOS型光耦继电器AQW214EH.利用TMS320F28335的五个GPIO口来控制EP2C8Q208C8N输出17路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图1中的17个开关。  一个AQW214EH可以作为2个开关,图2为开关S1、S2的具体实现,其余开关的实现原理完全一样,图2中,cell1+表示接到图1中cell1的正极,cell2+表示接到图1中cell2的正极,S1、S2分别接到FPGA的相应IO口,当FPGA的

7、IO口输出低电平时,相应的开关闭合,反之,则开关断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