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吸收散射和色散

光吸收散射和色散

ID:27878191

大小:1.0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05

光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1页
光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2页
光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3页
光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4页
光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吸收散射和色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主要内容6.1电偶极辐射对反射、折射现象的解释6.2光的吸收6.3光的散射6.4光的色散6.5色散的经典理论6.1电偶极辐射对反射、折射现象的解释1、电偶极子模型(理想模型)用一组简谐振子来代替实际物质的分子,每一振子可认为是一个电偶极子,由两个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的带电粒子组成,电偶极子之间有准弹性力作用,能作简谐振动。两种振子:电子振子:核假定不参加运动,准弹力的中心。分子振子:质量较大的一个粒子可认为不参加运动电偶极子模型2、电偶极辐射对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初步解释解释1:各向同性均匀物质中的直线传播解释2:反射与折射解释3:布儒斯特

2、定律6.2光的吸收一般吸收:吸收很少,并且在某一给定波段内几乎是不变的;——可见光(石英)选择吸收:吸收很多,并且随波长而剧烈地变化。——红外光(3.5~5.0µm)(石英)任一物质对光的吸收都由这两种吸收组成。一、朗伯定律光通过物质时,光波中振动着的电矢量,将使物质中的带电粒子作受迫振动,光的部分能量将用来提供这种受迫振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些带电粒子如果与其它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振动能量就会转变为平动动能,从而使分子热运动能量增加,物体发热。光的部分能量被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吸取后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光的强度随着穿进物质的深度而减小的现象,称为光的吸收(absor

3、ption)。称为布格定律(Bouguerlaw)或朗伯定律。该定律是布格(P.Bouguer,1698—1758)在1729年发现的,后来朗伯(J.H.Lambert,1728—1777)在1760年又重新作了表述。比尔定律稀溶液中,有二、吸收光谱连续光谱通过选择吸收的介质后,用用光计可看出,某些线段或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吸收光谱。下图为钠蒸汽的吸收光谱6.3光的散射定义:当光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物质时,从侧向都可以看到光的现象叫光的散射。分类:规律:衰减系数散射系数一、非均匀介质中的散射光学性质的不均匀:(1)均匀物质中散布着折射率与它不同的大量微粒(2

4、)物质本身的组成部分(粒子)不规律的聚集例:尘埃、烟、雾、悬浮液、乳状液、毛玻璃等。特征:杂质微粒的线度小于光波长,相互间距大于波长,排列毫无规则,在光照下的振动无固定位相关系,任何点可看到它们发出次波的迭加,不相消,形成散射光。二、散射和反射,漫射和衍射的区别1.散射与直射、反射及折射的区别:“次波”发射中心排列的不同,散射时无规则,而后者有规则。2.散射与漫反射的区别:次波中心的排列仍有某些不同的方向性3.散射与衍射的区别:衍射:因个别的不均匀区域(孔、缝、小障碍等)所形成的,不均匀区域范围大小≈。散射:大量排列不规则的非均匀小“区域”的集合所形成的,非

5、均匀小区域的线度<。三、瑞利散射1.瑞利散射:的微粒对入射光的散射现象。2.瑞利定律:散射光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即:为光源中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函数3.应用:红光散射弱、穿透力强(信号旗、信号灯)→红外线(遥感等)四、散射光的偏振从正侧面:平面偏振光从斜侧(侧C):部分偏振光X轴:自然光各向同性介质:入射光为自然光各向异性介质:入射光为线偏振光偏振度:侧向:部分偏振光退偏振度:五、散射光强度散射光强度相对入射光传播方向是对称的,对于垂直于入射光束的方向也是对称的。入射光为自然光,则在C(在XOZ平面内)方向观察其中:六、分子散射定义:由于物质分子密度的涨

6、落而引起的散射叫分子散射。晴朗的天空呈浅蓝色清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太阳呈红色白昼的天空是亮的6.4光的色散1、色散的特点:(1)可用角色散率表示.(2)棱镜折射而成的色散光谱是非匀排的(3)光栅产生的衍射光谱是匀排的。(4)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波长区的角色散率有不同的值:如棱镜的角色散率为要研究色散,重要的是找在各波长区的值,或者找出n=f(λ)的函数形式——显示色散最清楚的方法2、正交棱镜观察法3、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1).正常色散: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的色散。柯西方程:经验公式,a、b、c为常数。一般:色散曲线的特点:①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②波长越短,越大,角

7、色散率也越大;③在波长一定时,不同物质的折射率越大,也越大;④不同物质的色散曲线没有简单的相似关系.(2).反常色散: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小的色散.孔脱定律:反常色散总是与光的吸收有密切联系。“反常”色散实际上也是很普遍的,“反常”并不反常,“反常”色散和“正常”色散仅是历史上的名词。6.5、色散的经典理论设不是恒量,而是随着频率变化,那么仍可由麦氏关系来推得色散方程由洛伦兹的经典电子论,得到电磁场频与介电常数的关系,由此得到与折射率的关系,解决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最初困难,阐明了色散现象。利用电偶极子模型最后可得到即柯希公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