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

ID:27880226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_第1页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_第2页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作者:噶尔梅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噶尔梅(法国的藏族学者)自序我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曾在东洋文库工作了6个月,期间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应邀作题为“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的系列讲座。从演讲的题FI及后而的论述可以看出,这些演讲绝非专题性讲座,有些我愿意涉及的论题,例如:苯教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及葬礼仪式均末包括在内。我是按照宗教的历史发展之主线来选择论题的。在东洋文库的工作一直使我感到十分愉说,我愿对那些在我逗留期间尽可能使我感到愉快的同行们表达我真挚的谢意。一、魏摩隆仁今天,我们先讲述一下苯教的起源。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我们将追溯其历史发展、教义、仪轨和宗教仪式。这些具有导

2、言性质的演讲必然只能勾勒山一个基本轮廓,闪这苯教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与其教义一样复杂。传说,苯教最初起源于一个叫作魏摩隆仁的地方,据说那是大食的一部分。学者将这个所谓的大食确认为波斯。在藏语中魏摩隆仁的含义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传统解释如下:ol代表“末诞生”的意思,mo是“永不衰败”之意,lung含有“辛饶之授记”之意,而ring表示"辛饶永恒的慈悲”。匆匆一阅,我们就可判断出,这是一个近期的现代解释,而且十分武断,显然是“魏摩狭长河谷”的字面含义。在西藏本地也有同样的地名。例如:本摩隆仁,但它似乎与大食的魏摩隆仁毫无关系。不过,这些地名使人们对魏摩隆仁的周边地区产生混淆。魏

3、摩隆C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还是像极乐世界那样是一块虚构的圣地呢?根据苯教的传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定无疑的。因为它位于西部的大食,因此它构成了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然而,它是不会自行消亡的。当这个世界最后毁于大火之时,它升到了天上,与天国里的另一个苯教圣地合二为一,被称为什巴叶桑。物质世界不灭的观念并非苯教所独有。在佛教中,当现实世界消亡之时,金刚座同样也升到天上。对苯教徒来说,魏摩隆仁是否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无关紧要。1959年以前人们常到魏摩隆仁朝圣,但我从未听说有人返回,人们猜测他们是在前苏联边境丧生的。或许,为了更准确地说明苯教徒对魏库隆仁存在的想象及它与我们生活的

4、现实世界的关系,引用关于魏摩隆仁圣地的传统论述是大有稗益的。首先一点,据说魏摩隆仁占裾现实世界三分之一的而积,大约位于西部。裾描述它呈八瓣莲花的形状,与之对应,天空也呈现带有八个轮柄的轮形。九迭雍仲山俯临着整个大地。九迭雍仲山的字面解释是“九个重迭的建字形”。卍字及九这个数字在苯教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卍建字相当于佛教中的金刚,是“永生”的标志。在古代碑铭上,“雍仲”一词和文法虚词“du”一起常作为副词使用。g-yung—drung—du有“永远”和“长存”之意,它也是苯教表示属性定语词汇中的一个。“祌咒雍仲苯”的意思是“有祌力的词,永恒的苯教”。然而,在公元10世纪以前,“雍仲”

5、似乎没有作为苯教表示属性的定语使用,而这个词确切的使用时期尚未杏明。‘‘九”这个数字在苯教中与地界、天界及教义有关。地界被认为从里到外共有九层(九重地)。天界最初有九层(九重天),后来扩展为十三层。“十三”是苯教中另一个吉祥的数字。苯教的教义也被划分为不同的九乘(九乘经论)。我们再回过來谈一谈九迭雍仲山,据说它的九层代表着苯教的九乘。关于此山还有一件怪事:它的山顶呈一整块水晶巨石的形状。毫无疑问,最初是与积雪的或结晶的山口有关。尔后,这整块水晶巨石显然得到人们的重视。四条河流在山脚下分别朝四个方向流淌。东边的恒河从狮形岩口流出(狮嘴河);北边的缚刍河从马形岩口流出(马嘴河);西

6、边的悉达河从孔雀形的岩口流出(孔雀河);南边的印度河从象形岩口流出(象嘴河)。据说在圣山附近有成百座的庙宇、城市和园林。但只有八个中心值得注意。山的东面是香波拉孜庙;南而是巴波索杰宫,这是辛饶的降生之地;西边是赤曼杰谢宫,是辛饶之妻恢萨杰谢玛居住之地,也是辛烧的三个孩子多布、恰布和乃乌钦降生之地:北而是孔玛乃乌琼宫,据说辛饶的另一位妻子波萨塘谟居住在那里,他的另外三个孩子隆粒、居粒和乃乌琼在那里降生。九迭雍仲山和这四个中心形成了魏摩隆仁的内地洲(朗林)。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有12座城市的中地洲(巴林)。其中四坐城市坐落在基本方位上。西边的城市叫作嘉纳俄玛(汉地竹林之意),为孔子

7、祌变王的居住之地。我们以后会谈到这位重要的人物。此后,我们将谈到地洲(塔林)。据说河流和湖泊将这三大洲分隔开來,整个大地被著名的轮回海所环绕。在魏摩隆仁以西的大海里,孔子神变王修建了一座神奇的庙宇。传说他是一位中国皇帝,是辛烧米沃的信徙。这座庙宇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闪为辛饶米沃的重要弟子们在那里收集了辛饶的全部教义,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妥为保存。环绕魏摩隆仁的海洋又被雪山环抱,该山被称作“陡峭积雪的雪山之墙”。这与藏人有时对西藏的称呼相似。据说只有经过“箭道”才能自由进入魏摩隆仁。辛饶到西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