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应用体会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应用体会

ID:27880251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应用体会_第1页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应用体会_第2页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应用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应用体会鄂德诱(青海省人民医院胸外科青海丙宁810007)【摘要】木文通过探索治疗气胸简单有效方便的方法,减轻气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创伤及治疗费用,得出结论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手段,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瘢痕,病人容易接受;活动基木不受限制;门、急诊患者均可实施;引流通畅,引流效果确切;可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住院费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20-01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采用中心静脉

2、导管外接负压引流球(简称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行胸腔闭式引流,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18〜76岁,平均40.28岁。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和呼吸网难,均经胸部X线或CT确诊,伍括左侧气胸25例、右侧气胸23例,发病时间30min〜7d;佔计肺组织压缩20%〜90%。原发性自发性气胸18例,继发性自发性气胸30例。1.2材料准备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til副,负压引流球1副。1.3治疗方法①改造中心静脉导管:在距中心静脉导管前端开口1cm、2cm相对各开侧孔一个,大小约0.2cm×0.3cm;

3、②患者取半卧位,根据胸片和/或CT,查体定穿刺部位,常选择在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二前肋间,常规清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③胸腔内留置改造好的中心静脉导管:取空芯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入胸膜腔,奋落空感后抽气顺利停止进针,沿穿刺注射器尾部针孔引入导引钢丝,退出空芯穿刺针,沿导引钢丝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使其在胸膜腔内保留5〜7cm,以保证侧孔完全在胸膜腔内,之后退出导引钢丝,用注射器回抽见气体抽出,导管夹夹管;④留置后穿刺部位皮肤处用丝线缝合固定,并用一次性透明大胶帖覆盖胸外的中心静脉导管;⑤将负压引流球连接中心静脉导管远端;⑥将负压引流球据患者耐受程度给予适当负压,等

4、负压引流球(单向活瓣)复张后排出积气再次给予负压,依次反复。如遇管阻塞吋可用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或稀释肝素钠冲洗通管;⑦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肺呼吸咅恢复,负压球不自行复张,即可胸部X线检查,肺完全复张后用肝素帽封管观察24h,气胸未再出现给予拔管;⑧治疗同时给予输氧,肺结核患者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鼓励患者咳嗽或做深呼吸。2结果2.148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治愈45例,总治愈率达93.8%;3例未愈,持续漏气,肺仍不能完全复张,后患者行剖胸探査术。2.2治愈病例中奋8例在引流过程中曾发生堵塞引流管或引流不通畅,用适量生理盐水或稀释肝素钠冲洗通管后继续引流而痊愈。2.3冇

5、3例患者出现导管进口处皮肤轻度红肿、局部发痒,给予及吋消毒局部皮肤并更换敷料或帖膜,症状消失。2.445例治愈患者拔管后未再发气胸,放置导管吋间2〜13d,平均4.9d,均无创口感染、出血及医源性气胸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出现。3讨论采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法治疗气胸,奋效地解决了传统引流法带来的问题,并获良好疗效。治愈好转率为93.8%(45/48)。其特点为:①避免因少量气胸,临床任其自行吸收,需要6周以上的时间,如果存在漏气,这-时间会更长,增加感染机会的可能;②操作简单,拔管后无瘢痕,内外科医生均可操作;③拔管时无需考虑因管口漏气致气胸可能;④小导管引流所用的引流管较细,若

6、仅靠病人自身的呼吸动作及胸内压来排气,引流效果不太理想,加用持续低负压吸引,有效克服引流管纤细、引流量小的缺点;⑤导管管径小,尖端不锐利,体内部分为硅胶管,组织相容性好,刺激小,气(液)量少吋不伤及肺脏,不影响肺复张;⑥病人痛苦小,呼吸,咳嗽、活动较方便,可接受性,配合性更好;⑦穿刺路径与导管相仿,不留有空隙,故不容易发生皮下气肿及渗漏;⑧可不需要胸部X线、B超检査即能动态了解,观察胸部积气(液)情况和压力,特别适合行动不便,危重病人;⑨适合基层及部分门诊患者开展,利于急救后转院途中的护理和进一步救治,臝得宝贵的抢救治疗吋间;⑩使用安全,可随时测定胸腔内压,调整排气(液)量

7、,防止、杜绝因肺压缩吋间长,压缩严重者快速复张诱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危险。缺点是此装置(中心静脉管外接负压引流球)避免由于引流管的U径小、阻力大、管壁薄,使用的负压过小或过大,导致效果不佳;易被粘滞度高的胸液堵管,发生堵管时可用尿激酶通管;需要患者家属或医务人员定期排出负压球内积气,保持负压状态。总之,经皮穿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快捷方便,简单,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适宜在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王兴华,张芳,黄玉蓉.经皮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气胸临床疗效分析[」].临床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