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ID:27901596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_第1页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_第2页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_第3页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_第4页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洞口县2008年〜2013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以指导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年均发病率、时间以及人群分布特点,并分析患者病原学检测资料。结果自手足口病被纳入法定传染病报告以来,疫情强度逐年上升,2012年为年发病率高峰,发病率为223.31/10万;EV71型病毒与CoxA16病毒检出率呈此消彼长增长趋势;且主要发病时间为5〜6月及11〜12月;发患者群10岁及以下年龄组人群,尤其是1〜2岁年龄组。结论洞口县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具有低龄化、季节性、优势毒株变化大等流行病学特点

2、。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现对洞口县2008〜2013年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与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2013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现住址报告的洞口县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共365

3、9例。1.2方法1.2.1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掌握2008〜2013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分布。1.2.2病原学检测方法:采集自洞口县各基层医院诊治的典型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RT-PCR法行病毒分离与测定,阳性者纳入实验室确诊病例资料[1]。1.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3、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病例的时间分布自2010年起,疫情出现急剧上升,平均发展速度为154.34%。2012年达到最高峰,报告发病率为223.31/10万。见表1、表2。2.22008年、2009年的报告发病率较低,流行曲线无明显的发病高峰期。自2010年

4、起,每年的流行曲线极其相似,全年均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每年的5〜6月及11〜12月。见图1。1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分月发病情况2.3病例的人群分布所有报告病例均为10岁及以下儿童,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02:1。其中3岁及以下年龄组共报告3278例,占总报告数的89.59%。1〜2岁年龄组共报告2388例,占总报告数的65.26%o见表3。2.4病原学检测2008〜2013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720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19.65%,EV71、Coxl6及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差异较小。综合分析2010〜2013年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

5、发现,EV71、Cox16毒株感染优势逐年交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26,df=6,P=0.00,ct<0.05)。见表4。3讨论本调查结果显示,2008〜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总发患者数为3659例,高峰期为2012年(发病率223.31/10万)。分析原因可能是:自卫生部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中,洞口县疾控中心积极加强本辖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医师培训、疾病宣传以及资料上报等工作的管理,有效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就诊意识与基层医院的诊治能力,进而相应提高了疾病的发现率与确诊率[2]。且本调查得出洞口县手足口病重症发病率在1.43%〜5.67%之间波动

6、,变化水平一直稳定在较低的水平。此数据可指导洞口县疾控中心后期疾病防控宣讲工作,减轻群众对手足口病疫情爆发的恐惧与忧虑,有效提高本辖区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在本调查中,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洞口县36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高峰期为5〜6月及11〜12月份,说明洞口县手足口病呈季节性发病,与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类似,进一步有效证实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3]。同时,手足口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本次调查3659例手足口病患者中男性数量高于女性。且洞口县2008〜2013年报告疫情资料显示,洞口县手足口病的主要发患者群为散居学龄前儿

7、童,应加强对学龄期前散居儿童身体健康状态的监控力度,提高托幼机构晨检筛查质量。且本调查对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36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感染病毒源主要是EV71型病毒与CoxA16病毒,且两者呈此消彼长检出趋势,说明控制病毒感染仍是手足口病治疗的主要目的。综述,洞口县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EV71型病毒与CoxA16病毒检出率呈此消彼长增长趋势;主要发病时间为每年的5〜6月及11〜12月;发患者群10岁及以下年龄组人群,尤其是1〜2岁年龄组。参考文献:[1]徐胜平.2008-2012年麻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