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

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

ID:27901693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_第1页
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_第2页
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_第3页
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新课改确实为广大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方法,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新课改学科综合的真谛。使每个学生的咅乐潜能得到幵发,才是音乐教育的高等责任。同时,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艺术,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搞好音乐教育的建设,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灵魂,还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使音乐服务社会,也使社会更好地促进音乐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注重咅乐教育理念的创新。关键词:认识;培养;课堂屮图分类号:

2、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21-010前,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中“重技轻艺”的现象非常普遍,社会音乐教育越来越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社会音乐教学内容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各种器乐的教学,少量的声乐教学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这种以器乐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表演能力为中心的现象,缺乏建构学生音乐感受、鉴赏、创造等综合能力体系的相应教学内容,即便是在器乐教学中,教师也因为各种功利性原因,无暇顾及与其它咅乐教学领域的相互渗透。但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

3、核心这是由音乐教育的性质决定的。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从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考虑,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咅乐市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材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从音乐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考虑,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

4、从情动人、以美感人。概括地说,应遵循着参与性原则、情感性原则。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0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时期正处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阀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二、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是受教育的主体。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且使他们从中受益,这是学生应有的基本权利,是音乐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无论

5、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应该接受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这点必须认识到。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屮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同时,音乐教育也更会面向全体的学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达到两方面的提升。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性是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幵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界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咅乐记忆、咅乐想象、咅乐才能以及咅

6、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的一部分。三、音乐教育要理解多元文化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再强调弘扬民族咅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提倡学科综合的今天,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寻找更好的教会学生理解音乐的方法,一切为音乐审美服务。科学合理的走向综合使丰富咅乐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市美修

7、养的重耍途径。从音乐理解的深度上说,这是一条纵线,综合得越好,这条纵线就越长,对音乐的体验就越到位。不断地给学生介绍新的音乐形式和同一作品新的表现形式,使拓展学生音乐视野的重要途径。从音乐的感受血来说,这是一条横线,介绍的越多,这条横线就越长,音乐知识面就越广。音乐欣赏教学应该努力研究这两条线,发展着两条线,是咅乐教育真正成为人本教育,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等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树立素质教

8、育的育人观,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中,还会积极探索出更多的实施音乐教育的新思维。参考文献:[1]范伟华.情商教育及其他[J].文学教育,200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