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

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

ID:27912654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_第1页
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_第2页
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_第3页
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止汗散治疗自汗证46例刘瑶(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重庆401320)【摘要】目的:观察止汗散治疗自汗证的疗效。方法:门诊和住院患者共46例,根据中医自汗的诊断标准选择纳入病人,口服止汗散治疗。结果:治愈32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结论:止汗散治疗自汗证疗效确切。【关键词】自汗;有效率;止汗散【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336-021.临床资料收集病例共46例,均为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和住院患者。门诊25例,住院患者21例。男18例,女28例。临床中自汗常见于多种疾病。表现以自汗为主。白昼汗出,

2、动则加重。甚者一天换衣2〜3次。与天气变化无关。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参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必要时作X线胸部摄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作抗“0”、血沉、血糖、粘蛋白、T3、T4、基础代谢等检查以排除肺痨、风湿痹、甲亢、低血糖等。纳入标准:性别不限,年龄大于16岁。木人收集46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自汗范畴。排除标准:盗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休克患者及正常人在运动、高温环境、情绪激动、进食辛辣时均不纳入此范围。2.治疗方法予以自拟方剂止汗散:黄茂

3、60g,丹皮20g,赤芍20g,浮小麦30g,牡蛎20g,黄芩15g,诃子15g,太子参30g,白芍15g,当归20g。五味子15g.可随证稍加减。如吋寒吋热,汗出恶风,加桂枝15g.水煎服,取汁600ml,每日一剂,分三次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调畅情志,忌辛辣食物,避风寒。适量锻炼,劳逸结合。多饮水。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汗止,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未愈:出汗及其他症状均无变化。2.治疗结果治愈32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3.典型病例胡某某,女,74岁,因咳嗽1月,多汗2周入院。咯少量白色泡沫

4、痰,伴乏力。汗多致每日换衣3〜4次。动则汗出加重。无胸痛咯血。无明显喘累。无盗汗。无畏寒发热。无鼻塞流涕。无呼吸闲难及其他不适。进食可。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细。查体: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肺呼吸音稍减弱。未闻及干湿鸣。心腹无特殊。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胸部增强CT提示左前纵膈及双肺多发病变,左前纵膈一软组织块影(大小约为6.6*7.1厘米)、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双肺及双侧胸膜下可见散在结节影、较大者约2.1*2.3厘米。行纤支镜检查见左上叶前段开口处明显狭窄、但未取活检。后行全身PET-CT示左侧前上纵膈肿块影(考虑恶性肿瘤、纵

5、膈型肺癌可能性大),左侧锁骨上窝、双侧肺门及纵膈、左侧腹股沟多处淋巴结肿大转移,双肺多处转移,肝左叶内侧段结节状FDG代谢增高、考虑转移,全身多处骨转移,脑FDG-PET及头颅CT未见异常。有2型糖尿病和胆结石手术病史。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达标。入院血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检查正常。甲状腺功能、CEA正常。出汗时指血糖检查正常。未行肺穿。未行放化疗。诊断:肺癌T4N3Mlb?患者入院吋以多汗为主要症状,考虑气不摄津、肺卫不固。首先予以止汗散加闩花蛇舌草60g,山豆根30g,半枝莲20g,口服4剂后,汗出明显缓解,不用每日换衣。再服6剂,汗止。1.讨论正常的出汗是机体根据内外环境进行自

6、身调节的一种生理反应。具冇调节体温、滋润皮肤等作用。本文所论述的自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表现。现代医学把自汗原因分为神经性和非神经性。神经性是指神经反射的控制。非神经性是指周围性神经因素的作用一腺体水平的兴奋反应。治疗以针对原发疾病为主。无特异性止汗药物,效果较差。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腺体分泌止汗。因苏副作用明显不宜用。而祖国医学《医碥•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指出:“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事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汗出者,名曰自汗”。清代王蒸冒《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

7、》曰:五脏皆有汗,不独心也。汗皆为虚。心虚则头汗。肝虚则脊汗,肾虚则囊汗,肺虚则胸汗,脾虚则手足汗。《丹溪心法•自汗•四十九》指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汗属津液的一部分。血汗同源。汗出异常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卫气虚,玄府开阖失调,气不摄津,津液外泄。或热邪迫津液外出,亦可自汗。湿热、肝火、瘀血均可自汗。但汗证虚者居多。一般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