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

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

ID:27913929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_第1页
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_第2页
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_第3页
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摘要:现当代散文在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味强调现当代散文的工具性、思想性和应考性,而忽视了现当代散文的人文性和散文自身的市美性。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本文提出了初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审美性阅读教学,目的在于达到初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得到全胆发展。关键词:初高屮现当代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74-01一、何为

2、审美性阅读教学市美性阅读教学具体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关注文本的内在“美”,然后再将文本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审美心理及审美经验等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教学,进而引起学生的屯美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去感受美的存在,愉悦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如此一来,阅读教学就可以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得到深刻而强烈的审美及精神满足,使阅读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成为一种最优化的教学方式。二、初高中进行现当代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初高屮现当代散文的阅读教学屮存在严重误区,即过度重视现当代散文的工具性和应试性,忽视了现当代散文的个性特征以及初高

3、中学生的审美心理。法国教育家马里坦曾指出:“在教育上,真理可以在两个方面背离:或者用机械的练习和解决困难的技能替代向往知识的力量;或者通过使学生的理智沉睡在现代的公式中,使他接受并牢记这些公式而没有理解它的含义。”初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正呈现背离真理的状况。初高中现当代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审美”二字,具有和谐性、情感性、体验性、对话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屮可以使学生达到理性和感性的有机统一,形象性与规律性的结合统一,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进行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新课

4、标中明确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主张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审美性阅读教学正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现当代散文审美性阅读的指导,进而推动学生人格心理结构健康发展。其作用正与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目的相统一。三、初高屮应如何进行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一)品析现当代散文的抒情美现当代散文重在品析其抒情美,简而言之抒情就是散文的生命。因此,散文带有浓浓的情感色彩,写出的文字即是作者的心灵展现。现当代散文的抒情之美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心去体会

5、和感受,在字里行间仔细探索与寻找其中所蕴含的生动、朴实和细腻之美。在学习一篇散文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整体氛围,进而使学生的情感逐步走向作者的情感。其次,散文的文字行如流水,通?"反复通读,学生可以在字、词、句中读出美感所在。最后,教师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析讲解与脉络的整理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学生可以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出发,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整体抒情美,体会现当代散文的语言美。现当代散文不同于小说具有曲折的情节,也不同于诗歌具有鲜明的旋律,因此其语言的感染力尤为突出。在进行初高中现当代

6、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中,其语言之美必须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足够重视。正如唐代韩愈所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正是对散文语言与个性及情感相对应的完美描述。在审美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发掘现当代散文的语言美,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字词、色彩的运用,再与作者的情感相联系。其次,教师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作家的写作风格来进行文本的品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现当代散文的语言美。(二)感受现当代散文的意境美现当代散文结合了情与景、物与思的相互交融。在初高中现当代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弄清文章中景与情的关系,然后带领学

7、生在品味情景关系屮走进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现当代散文常以景入情,刻画出优美动人的意境,让读者在情、景、理中感受文章的美,从而进一步体味作者的真实情感,达到与作家情感高度融合的境界。参考文献:[1](法)马里坦.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249.[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3](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M].马其昶,马茂元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98.[1]王国维.人间词话[M].沈阳

8、:万卷出版社,2016:230.责任编辑:于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