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

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

ID:27915079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_第1页
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_第2页
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_第3页
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生活中化学物质及变化摘要: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高中化学是门实验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实验精神,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只有养成这种擅于发现的习惯,那么高屮化学学科就会非常有趣,在提高化学兴趣的前提下,还能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奥妙,高中化学学习将是一场快乐的旅程。关键词: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教学生活化屮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58-01由繁杂到简单,需要学会分类,这样使其变得简单明了,分类是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物质的常用方法,例如,我们会对图书馆的书籍进行

2、分类,管理类、文学类、理工类、哲学类、历史类……这样就会一目了然,按照书籍的性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使的大量的书籍分离变得简单。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包含了三个大的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本文就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重点论述。让学生学好这最基本的物质分类,学好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1.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酸、碱、盐在水溶液屮的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⑵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电离:①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解离出自由

3、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②电离方程式: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如NaCl=Na++Cl-。③从电离的角度定义酸、碱、盐。酸的电离特征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例112S04、1IN03。碱的电离特征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0H-的化合物,例NaOH、Ba(OH)2。盐的电离特征为,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NeiCl、NH4C1。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I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II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这便是离子反映

4、的核心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把重点提出,便于学生掌握。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我会挑重点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是学学习的重点难点,想学好氧化还原反应,得要弄清楚它的基木规律,这样才能对它了如指掌。在很多试题里面需要用到它的基本规律,所以学好氧化还原反应便于读题和解题,它也涉及到高中化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那如下,我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⑴守恒规律:电子得失总数相等(或化学价升降总数相等)。⑵价态规律:a.同种元素: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

5、价,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b.化合物(如H2S):因既有正价也有负价,所以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⑶强弱规律:越容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就难得到电子;越容易得到的电子的物质,得到之后就越难失去电子。⑷转化规律:在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是同一种元素,只有化合价一高一底,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过渡,这样的反应叫归中反应。归中不交规律指的是归中反应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过渡时,不会出现化合价交叉的现象,即"只归中不交叉"⑸优先规律(反应顺序)a.—中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还原剂是按还原剂先强后弱的顺序参与反应

6、。b.同理,当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剂时按氧化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1.发现化学知识在生活化的运用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学学科木身就是一门生活学科,如果单单靠讲课,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显得单调乏味的,我们需要的是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这样在生活中发现化学,让学生更有兴趣,我们都知道节H燃放的烟花,颜色五彩缤纷,我们会觉得很奥妙,其实它就是碱金属,以及锶,钡等金属的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现的结果。化学元素影响着我们的生命,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头病就是因为缺少钙元素,例如食用盐里面添加碘元素,就是为了防止粗

7、脖子病,对于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治疗法。生活中用来制取的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成分就是铝金属等等。可见,生活屮化学知识涵盖了方方面面,我们需要运用化学现象去解释生活现象,你就会觉得化学课堂充满乐趣,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我们就是要通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让化学教学生活化是每个老师教学应该转移的方向。在髙中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强调重点教学,注重学生的分数,只要求学生解题的技巧和能力,这给生活化教学带来很大的阻力,我尝试着在课余给学生讲解一些化学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让高中枯燥的学习生活能有

8、些乐趣,我一直觉得,只有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带着快乐去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并不是一味的讲解,更多的听听学生内心的想法,这样对我们的教学是有益处的,或是个良好循环的态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