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

ID:27917079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1页
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2页
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3页
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陕丙省宝鸡市十里铺中学李红梅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并通过实践探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不仅道出了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更从实践层面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拓展了广阔的创新空间。要求教师要善于把生活问题引入数学课堂,巧妙地设置教学情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捕捉数学现象,让学生在活牛.牛.的牛.活氛围中体验数感,领悟理趣,

2、进而自主能动的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素材数学化,数学学习生活化。一、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创设牛.活化情景,归根结底是教学手段的创新,也是教学智慧的形象呈现。创设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景,关键在于教学情景的创设和生活现象同数学问题的契合与对接。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如下方法设置数学生活化情景:1、故事法。在学习平面的概念时,我以故事情景引入:大家都知道《丙游记》里的孙悟空除了七十二变的木领,他还有一项绝技你知道吗?即翻筋斗。他的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可是

3、他后来偏偏栽在这独门绝技上,是怎么回事?(没有翻出如来佛的手心,被压在五指山下,受了五百年的磨难)。其实,这里面伍含着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把如来佛的手掌看做是一个平面,把孙悟空翻筋斗的轨迹看做一条直线,能说明直线与平面各有哪些特征呢?(学生兴致勃勃,热烈讨论)。依据表象讨论:“十万八千里”足以说明距离之远、之长,“翻不出”说明手掌之大。进而得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学生从中形象直观的感受到了直线的“直”和平面的“平”。2、演示法。在学习“菱形”、“矩形”、“忪方形”概念时,我用学生非常熟

4、悉的衣帽架做演示,让学生在观察衣帽架变化过程中角、边的变化引起的形状的变化,从演示中悟出这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规律和特性,自己归纳出定义。受演示的启示,有的学生从阳光从门头窗射进的投影,发现了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正如衣帽架变化一样包含着特殊四边形的数理妙趣。3、猜想法。如在学“平行线间的距离”吋,我让学生从无限延伸的中宝铁路路轨的生活表象受到启发:让他们猜想夹在铁轨中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学生的猜想多种多样:有的说用测量的方法可以实证;冇的逆向思维:如果不一样长,火车会脱轨;也有同学悟出枕木和

5、铁轨然导出“平行四边形间的距离”这一概念,使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的思维互感跃迁过程。4、操作法。在认识“字母能表示什么”吋,我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摆正方形,在操作中探宄:摆6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摆40个需要多少根?100个呢?摆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从中找出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理解和体会字母的符号功能。5、游戏法。认识圆的集合定义,我组织学生做套圈游戏,有意让学生围成正方形的队形,游戏开始后,有的同学提出异议,认为这样比赛不公平,理由是投掷的距离远近不一,

6、建议围成圆形队形。教师适吋引出圆的集合定义,学生在此情景中,对圆的集合定义产生了逼真的感受。6、设疑法。即设置趣味问题情景,让学生透过生活现象,探究数学问题。在学习“立体图形展开图”吋,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一只蚂蚁要爬上一个树桩去寻找食物,如果把树桩看成一个圆柱体,你能为它选出最短路程吗?在学生求解困难时,我引导学生尝试把立体图形上的问题转化到平面图形上来研究,学生豁然顿悟,找到了最佳选择。7、悬念法。即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知识点吋,我让学生每人画一个

7、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让学生告诉其中两角的度数,让老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老师都一一猜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都想知道其中奥秘,老师抓住教授新知识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探求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使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二、创设生活化情景的几点体会。创设生活化情景的0的绝不是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在于以生动鲜活的生活现象昭示或蕴藉数学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动学生参与亲历亲为的体验,激励学生自我发现数学奥妙,丰富学生的表象富集,活化知识链接。(一)推波助澜,激趣导学,让学生爱数学。数学课堂

8、教学,应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建立丰富直观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d兴趣和数学思维的促动跃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生活意境中探求和发现数学问题,彻悟其中奥秘。而设置情景的重要作用在于点燃学生浓厚的学4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打消遥不可及的畏惧感,建立“我能”、“我行”的自信,进而激发学生跃跃欲试,融入自主探究、尝试、创造的实践活动而乐此不疲。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巧设情景,才能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践、乐于创造,使数学课堂情趣盎然,活力涌动,让学生爱学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