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标准从2001到

程标准从2001到

ID:27922890

大小:2.18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8-12-05

程标准从2001到_第1页
程标准从2001到_第2页
程标准从2001到_第3页
程标准从2001到_第4页
程标准从2001到_第5页
资源描述:

《程标准从2001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标准:从2001到201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ncctlj@126.com教育部文件要求“要把修订后课程标准学习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刘延东谈规划纲要落实教育公平既是教育条件的均衡,更是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公平,这些都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来承载、来支撑、来实现。课程教材是对教育质量普

2、遍提升作用显著的环节,也是能够最便捷、直接实现共享的环节。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频率最高的词汇是?中央党校辛鸣教授改革70次……《人民日报》20120223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

3、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十年来,新课程到底走了有多远?课程标准实施的状况如何?深化课程改革的内涵是什么?未来:向左转,向右转?【片断1】10年前的顶层设计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目标改变课程

4、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结构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5、能力。课程实施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管理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实验稿)特点之一:各学科课程标准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指向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实验稿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美术与教育美术教育包含着美术与教育双重因素

6、,因此必须牢牢地“踏”在美术和教育两点上。重心可以不同,从而导致两种取向的美术教育,即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与技能,使人类的美术不断地发扬光大。这种美术教育取向是通过专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实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改善与成长是主要着力点。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基础获得教育功效,引发学生身心发生种种良性的变化。这种美术教育取向主要由中小学实施的美术教育实现的,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身心发生的变化是主要着力点。学科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特点

7、之二:课程内容超越学科中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各科实验稿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特点之三:突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通过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特点之四: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课程标准

8、实验稿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淡化甄别与选拔,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标准》(实验稿)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特别是知识的选材和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特点之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