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

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

ID:27935442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_第1页
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_第2页
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孙建政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香店中学266700记叙文的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当前,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是因为学生内容空虚、无物可写,二是因为缺乏兴趣。在初中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对学牛.真情实感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充满真情实感呢?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艺术地去表现。一、真切的感受源于仔细的观察“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没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真情实感就无从谈起。著名台湾作家三毛白天从海边捡来一块小石头,晚上在家里静坐观察,一直到深夜,小石头“活”了,会说话了,便欣然命笔。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观察时的认真和耐性,同时也暗含了作者的联想和苦思

2、。只有展开观察这个触角,才能得到真情的感悟。为了使学生得到真情实感,我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麦田中,小麦己经返青,一眼望去,一片碧绿,令人心旷神怡。校园外的河塘边更是风景优美。河塘里河水清清,水波鱗鱗。河塘岸边,鸟儿在草丛里蹦来蹦去。仔细一看,草丛里已经钻出了新绿,那乂嫩乂细的小草若有若无。不时地还可以釆到几棵苦菜,令人一阵阵惊喜,惹得学生们跑来跑去,争相寻找。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去寻找春天的颜色,让学生们闭上眼去嗅春天的味道、听春天的声音,去感受春天的惘意,然后让同学们谈出自己的心理感受。除了集体活动之外,我还让学生养成平日观察的习惯,观察校园,观察

3、社会;观察同学,观察亲属……有一次,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星期天作业:“妈妈……(下地或下班)回来了”,要求根据自己的亲身观察,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方法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周一回来后,我让同学们就这一内容进行朗读比赛。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今天是周六,我放学一回到家,发现外门关闭。妈妈哪里去了呢?邻居的张大婶说妈妈下地干活去了。我便放下书包,径直向村西的麦地走去。这时候夕阳已经快落山了,下地干活的人们开始陆续冋家了,路旁的树木在西北风中只吱吱叫着,我这吋才觉得有点凉意……我忽然看见前面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矮矮的个子,单薄的身体。是妈妈?是的,没错!我急忙快步赶

4、上去。只见她身穿一件灰色的上衣,已经被汗水浸湿过,青色的裤子皱巴巴的,布满了尘土。满脸的皱纹里也夹着灰尘,枯黄的头发就像路边的枯草在风中飘抖着。她肩上的锄头仿佛很重很重,迈着艰难的脚步蹒跚地走来……我的鼻子一阵酸,眼晴湿润了,跑上去,一手接过妈妈肩上的锄头,一手扶着妈妈单薄的身体……”如果不是细致的观察,就不可能冇如此生动的描写,也就没冇如此真实的情感。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形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人物真实了,情景真实了,真情实感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二、真切的感受需要艺术的表现1.酝酿那种真切的感受过去有很多同学害怕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头痛。这一方面源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

5、肚中无物,没冇那种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就是把作文当成一种被动的任务,没有感情投资。在平日的作文指导中,我就要求学生要舍得感情投资,你想感动读者,就必须首先感动自己。例如:要写《我的妈妈》,在动笔之前,就应当多去想一想妈妈平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只冇这样才能酝酿出你对妈妈的感激和理解之情,而只奋带着这样的一种情绪去命笔,才能将你对妈妈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洋溢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从而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2.开头突出情感渲染过去有很多同学在记叙文开头吋带高帽、绕大弯,很繁琐,不自然,真是“懒婆娘的裹脚一一又臭又长”,让人一看就没了胃U。我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开头就注意真情实感的流露

6、。(1)简洁开头,自然、深情。要力求使文章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种气氛,吸引读者,从而感染读者、打动读者。朱自清先生《背影》的开头就非常典范:“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二年余了,最不能使我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短短的24字,既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又点明了题S,自然地引起了回忆。(2)开门见山,情景入题。在记叙文开头时,如果开门见山,用一种现代进行时态,就能使读者感到事情正在进行之中,深深地吸引读者。还冇的同学运用环境描写开头,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示一幅情景。情景入题,更能增强真情实感,具有感染力。有一个同学曾经在《我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的开头这样写道:“放学了,我独自一人走在冋家的路

7、上。今天,天特别的阴,铅色的云,浓浓的,低低的,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路边的小树光秃秃的,在凛冽的寒风中吱吱地叫着今天,我的心情也比这天气好不了多少,因为今天我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这样,通过一段环境描写,衬托出自己灰色的心情,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氛围,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自然地引起了对事情的叙述。当然,文无定法,对学生的写作不可过多地干涉,以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只有在作文指导中灌输一种求“真”的思想、求“实”的意识,使学生理解并实施“以情动人”的记叙文要旨,才能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