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

ID:27936208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_第1页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_第2页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_第3页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_第4页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摘要:青海三江源地?"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草场退化、鼠害面积扩大、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现象,严重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要积极采取循环经济理念,更好的、科学的保护三江源地区。关键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0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的发源地,享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涉及地域广,包括:海南、玉树、果洛、黄南四个青海省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以及格尔木市唐古拉乡,总面积可达36.6万平方千米,如图1。三

2、江源地区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我国重要的上游关键区,也是欧亚大陆上孕育了众多河流的区域,为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提供水源。因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关系到我国江河中、下游以及周边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习近平同志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且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一、保护三江源地区迫在眉睫(一)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三江源地区有严重的土壤风蚀、水蚀、冻蚀现象,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该总面积的26.5%是中度以上水土流失区,面积达9.

3、62万平方千米。(二)鼠虫害给该地区带来灾难据统计,源区主要害鼠为高原兔鼠与高原鼢鼠,三江源区发生鼠害的面积可达三江源整个地区总面积的17%,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特别是在黄河源区,鼠害造成了50%以上的黑土型退化草场。(三)草场退化、沙化源区出现了严重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现象。据调查,1000多万公顷草地出现沙化、退化,占高达青海省可利用草地妞积的53%,其中250万公顷草地呈现沙漠化土地面积。三江源地区土地沙漠化形势严峻,而且这一恶化趋势不断加快。(四)生物多样性锐减青海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有200多种鸟类,90多种兽类

4、,将近10种两栖动物和10种爬行动物,更有80多种稀冇动物,甚至在这里还能见到野牦牛、藏羚羊这些极为稀冇的生物。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许多种类的植物,极具经济价值。然而由于源区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人类的过度开发,这一地区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当今,稀有的野生动物马麝几乎无处寻觅,国家保护动物藏羚羊大量减少,白唇鹿、马鹿等野生保护动物也急剧锐减。因此,保护三江源区域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二、近年来,源区的建设与发展措施(一)三江源国家公园制度的探索三江源国家公园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框架,形成了“一园三区”的格局,即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

5、源等三个园区。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对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以及建设有里程碑式的飞跃;之后,2015年12月11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部署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工作,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2016年3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4月13日,召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动员大会,确定“一年夯实基础,两年完成工作试点任务,五年建设国家公园”的工作目标。(二)科学消除鼠害三江源地区

6、鼠害严重,其中对环境最有危害的鼠类为:黑唇鼠兔和高原鼢鼠,我们不提倡使用毒药来应对鼠害,那样会导致食物链被破坏,生态管理不会有这些缺点。生态管理主要有两种方案:培养鼠类天敌和人为杀灭。人为杀鼠,适当应用化学药物。初始阶段,在鼠害严重区使用如不育剂等环境污染低的药剂,进行生态管理。而且高原鼢鼠有药用价值,采用人工杀鼠的手段,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程度,控制鼠害规模。(三)草场植被的保护制定严格的保护植被政策,对于滥砍、滥牧植被的行为,予以严惩。在三江源地区沙漠化严重的土地,多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树木、花草,遏制沙漠化的发展;对于未沙化地区也要进行生态监测,预防沙

7、漠化的出现。保持一定程度的植被覆盖率,促进源区的生态平衡。现阶段,对口支援三江源,全面推进经济、技术、智力等援助与合作成效显著。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全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妞得到加强。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坏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白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淸水向东流”。参考文献:[1]赵新全,周华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恢复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6)•[2]盛国斌.循环经济理念

8、与三江源生态产业发展[J].青海民族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95-98.[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