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

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

ID:27936663

大小:8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_第1页
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_第2页
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_第3页
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_第4页
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王夫之学习观对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启示【摘要】王夫之关于学习的论述中,己涉及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影响的探讨,这对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非智力因素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进行探讨。【关键词】王夫之学习观非智力因素创新学习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081-02[Abstract]Aboutlearning,WangFuzhihasinvolvedinnon-intellectivefactorstoaffectthelearningactivity,w

2、hichhasimportantenlightmenttocultivatestudents’innovativeabilitytolearn.Thispaperwilldiscussonhowtocultivatestudents’innovativelearningabilityfromthepointofviewofnon-intellectivefactors.[Keywords]WangFuzhiLearningconceptNon-intellectivefactorsTheinnovativelearningability王夫

3、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自称“船山遗老”,故学者称之为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淸初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作为一名教育家,王夫之提出了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其中,他关于学习的论述中,已涉及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影响的探讨,这对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启示。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它包括意志、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很早就散见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的论著之屮,‘一志五心’可以说是我国非智力因素概念的雏形。

4、一志:指立志;五心:指专心、好心、乐心、恒心、虚心。”[1]一、王夫之学习观中非智力因素的体现1.志专恒守王夫之十分重视“志”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为学之人首先要立志,即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者德业之始终,一以志为大小久暂之区量。故《大学》教人,必以知止为始,孔子之圣,唯志学之异于人也。”(《张子正蒙注》卷五)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王夫之强调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正确志向放在重要位置。“知止”就是学习目标,有了坚定的学习冃标,才会使人有学习的动力,而且目标越明确,学习效率就越高。关于如何立志,他认为,立志必须专一,否则等于无志。“人之所为,万变不

5、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俟解》)他还认为,“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张子正蒙注》卷五)就是说,以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恒心和毅力坚持学习,就必然会使学习达到不倦而日新”的目的1.主动自强王夫之深刻地揭示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从而提出了主动自强的教育论断。他认为,“与其专言静也,无宁言动,何也?动静无端者也,故专言静,未有能静者也。”(《诗广传》卷一)一个人的学习是在不断的努力当中获得进步与发展的,当学习达到一定阶段学习目标时,才可能有相对的静。但是没有绝对的静,只有绝对

6、的动。正如他所说:“不勤而姑待,姑待而事又生,补前缀后,情分财散,智者不逮愚者之半,烦冤以永日,恶乎静?是故天下之能静者,未有不自得者也。”(《诗广传》卷一)这就是说,作为学生在学习上一定要主动自强。2.自勉乐为自勉是指积极性原则。作为教师要严格耍求学生,不能降低标准去迁就学生散漫的坏习气,作为学生不能一味的要求教师降低标准来助长自己的“易为”和“无知”。他认为,“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己矣。”(《四书训义》)卷三十五所以说,作为学生,要学会“自勉”。所谓“自勉”即是学生应该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但“自勉”的前提

7、是“本心乐为”,王夫之非常重视兴趣对学习的动力作用,他认为,“得天之健,故不倦;得地之顺,故不厌。”(《思问录内篇》)就是说,如果学习者得到他想要得到的知识,那么,他就会不知厌倦的如痴如醉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他也认为,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老师不要强迫施教学,即使强迫施教学了,也不会有效果。正如他所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无益。”(《礼记章句•曲礼》)1.情感陶冶王夫之强调情感陶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他认为,“情之效喜留,才之效易倦。”(《诗广传》卷一)还说,“和者于物不逆,乐者

8、于心不厌,端,所自出之始也。道本人物之同得而得我心之悦者,故君子学以致道,下章言诚言敬,而此以和乐先之。非和乐,则诚敬局隘而易于厌倦,故能和能乐,为诚敬所自出之端。”(《张子正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