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浅谈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ID:27937227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1页
浅谈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2页
浅谈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闫巧改“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依据一定的课程内容,借助教材作为学习素材,忠实于实现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它所反映的理念是“以人为木”。教学不应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教师借助教材、利用教材为学生创造一个经历、一种体验,让学生在这经历、体验中生成知识的过程;教材绝不可能是教学的主宰,而只是学生知识生成所需的一个凭借、一种资源。从这一点看,我们也要摒弃“教教材”的思想,树立“用教材教”的观

2、念。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只体化,它是教学的起点,对于教师在开发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A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课堂教学起到统率和整合的作用。典型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基木包括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制定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目前的一些教学出现了“虚目标”、“泛目标”、“去目标”的现象,无疑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了次要位置。这种“师木式”的教学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圈子里“学习”,而不清楚为

3、什么学、和为什么要这么学。而我们一些教师抛开具体年级、具体学生的发展,津津乐道于某个教学方法。实际上,离开了学牛.的发展,任何所谓高明的教学方法都是技术的堆砌,而不是教育的智慧。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首先要:(1)分析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备课的阅读量,备课吋除了钻研课本、教参外,应多阅览其他有关的参考资料,补充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要在凭借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材;注意把每篇课文课后练>」作为制定教学要求的重要依据。把课后练习分散在各课吋中完成。合理安排课时,防止两头松、中

4、间紧的现象。每课吋中应留有一定的吋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己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确定0标的层次。设计有效教学目标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要使教学目标成功落实,最重要的是把0标整合优化。这里的“整合”,决不是把0标简单地、机械地连接或叠加,而是要把各项B标冇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0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活动冇机地结合起来。“优化”就是要选择最佳的结合点、最佳的结合方式和结合顺序。(2)教学S标的设计要全面。要求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适度

5、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iL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S标的表达要准确和明确。毫无疑问,只奋高度明确的教学B标才奋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知识0标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0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奋没奋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4)S标的设计应具有可测量性。对学生的

6、学行为及学>』结果有明确的界定,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2)S标的设汁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冋层次的教学0标。有效的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3)S标的设汁一定要体现发展性。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0标的设计吋,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在确定了教学0标的基础上,我们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