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

ID:27940096

大小:79.5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_第1页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_第2页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_第3页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_第4页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摘要:回首中国地域建筑发展历程,从“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到“民族形式”,从“夺回古都风貌”到“新中式风格”,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形式语言的符号化、标签化趋势明显。那么地域性建筑如何才能摆脱形式、符号的任意性危险。本文从回应地域的现实问题入手,探讨地域性建筑以何为设计起点来表达“此时此地”的原生性、特殊性以及地域性。关键词:地域性设计起点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1地域性与地域主义地域性建筑的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地域性理论的发展也历经一轮又一轮,最终形成内容丰富的地域主义与多种理论分支,如地

2、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新乡土主义等等。可“地域性”作为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之一,本与主义无关。当“地域”成为主义,建筑地域性的表迗便被普遍、抽象的集体叙事绑架,也就成了已有范式的重复、或者对某一地区的普遍表达方式。所以,本文立场试图摆脱主义的束缚,避免风格、流派、手法的辨析,试图让地域性设计更加“接地气”,从回应地域的现实问题入手,探讨地域性建筑以何为设计起点与所在的地域发生紧密的锚固关系,从而表迗出“此时此地”的原生性、特殊性以及地域性。2定义起点的探讨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探讨中国建筑本土表迗的道路上,有过很多思辨的探讨。其

3、中,张路峰先生在《建筑的“中国性”》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现实是独特的,现实中的问题是独特的,如果我们用中国人的智慧认真处理现实,答案就一定是独特的。也许只有放下“中国性”,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中国性”。其实,我们可以将所谓“中国性”理解为地域范围放大至全中国的“地域性”,中国的建筑如何表达“中国性”与建筑如何表达在中国的“地域性”也就好似同一个命题。那么,从独特的现实中寻找独特的答案,也就成为同样的出崔恺在阐释本土设计的时候说道:“建筑应该是属于那片土地而不是属于自已,这里的土地既是自然的土地,也是人文的土地。建筑离不开土地,特定

4、的土地产生特定的建筑。”这就要求建筑需要与脚下特定的土地发生深层次的对话,从土地中收集信息、寻找代码,发现并强化场地原生要素的特殊性,通过回应这些特殊性,将建筑与“此地”紧密的锚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此在特质。而在回应特殊性问题之前,对问题的定义显得尤为关键,以此为起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1965年建国,从荒岛到殖民地再到国家的独立,这个年轻的多民族国家迫切地需要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年轻的新加坡人民怀着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理想,请来丹下建三、贝聿铭等多位国际大师,建造了很多现代主义国际式的高楼大厦。可最终,这

5、些国际化的天际线并没有带给新加坡人真正的本土文化认同,甚至还不及一座虚构而来的鱼尾狮所能提供的精神象征。随着八九十年代新加坡人的反思,他们逐斯发现文化多元的新加坡核心的问题是自然的问题,“新加坡性”的建筑应当是回应热带气候现状的建筑。那么,当这个源自土地的特殊性问题定义清楚以后,设计的起点便找到了,大量的解决遮阳、通风、避雨的有别于西方的热带现代建筑应运而生,新加坡的本土文化认同也随之扎根。如获得第十届阿卡汗建筑奖的作品No.IMoulmeinRise,以开窗方式的设计为切入点,很好的解决了热带气候的特殊问题。该高层建筑与普通现

6、代建筑的立面形式别无二致<1),但将传统的横向开窗方式改变为上下开窗(图2),巧妙的回应了热带雨季时节的多雨气候,即解决了下雨时开窗通风的问题。这一关键的节点设计,便赋予了该建筑“新加坡性”的此在特质。3两个层面的思考建筑的地域性,便是建筑的“真实性”,即真实的回应问题。客观世界中,两个层面的“真实”制约着建筑的表迗__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这个制约并非消极的限制,而是从制约因素中寻找问题、定义问题、回答问题。将问题的回应作为设计起点,才会使建筑的地域表达更为真实。3.1物质层面物质层面的地域性问题包含了气候、环境、材料等多种地

7、域性要素,这是建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建筑差异性表现最直接的相关要素。1以物理环境为起点建筑所面临的物理环境包含着自然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城市环境,这都是制约建筑形式的现实物质存在。自人类学会干预自然、营造栖居之地开始,便不断应对、利用着周边环境,为自己提供适宜的生存场所,便也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穴居和巢居这样截然不同的居住方式。因此,以这些要素为设计起点,通过对其回应,不同地域的差异性自然能够得到体现。2以物理材料为起点建筑是材料的诗意表迗,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方材料也造就了地域建筑千姿百态的勃勃生机。运用天然材料

8、,就地取材,这是不同地域建筑的最初选择。因此建筑形态在材料上的表现上也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例如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瑞士馆(图3),彼得•卒母托利用一堆松木筑起了一个四面通透、近乎露天的临时展厅。在这个需要表迗瑞士地域特色的建筑身上,卒母托单是用木材这一属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