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

ID:27950619

大小:8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_第1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_第2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_第3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_第4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梁玉张佟菲哈尔滨理工大学150040摘要影像作品在当今社会的活跃与繁荣不仅得益于其新颖的题材,动感的画面,更重要的支柱是使人们乐不可支,回味无穷的台词,它们充溢着各种修辞,其中以隐喻见多。木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切入点,试图对影像作品中隐喻修辞的意义构建进行认知解读,以期为今后对影像作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觉。关键词影像作品隐喻概念整合一.引言影像作品从其木质上来讲是一种娱乐,一种消费文化。它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外,还以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给人们以文化发过面的启迪。影像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传递信息

2、的功能,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影像语言的运用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以选择和安排为其创作基础的。因此在影像艺术中也同样需要对影像语言进行有效的修辞。影像修辞是影像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行为,其形式林林总总,创意层岀不穷,其中以比喻占很大比例。异彩纷呈的比喻使作品熠熠牛辉,效果不凡。影像隐喻与文学隐喻有共同的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但影像隐喻的目的不在于表述某种确切的含义,而在于着力呈现世界的丰富意蕴,以含蓄,委婉和诗意去启发人们的体味与思考。20世纪80年代,概念整合理论兴起,此理论成果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概念整合这一十分

3、普遍的认知过程,为语言分析提供了一个新视觉,即语言的储存,处理与加工过程是一个包含若干相关的心理空间网络的结构体,不同的概念经过人的认知和整合形成语言的深层意义。因此,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话语的意义构建。国内外学者研究影像作品修辞现象的不少,但在揭示其认知机制方面却为深入研究。木文透过影像语言的形式,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揭示影像作品中隐喻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后台认知机制。一.隐喻研究认知转向的历史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有着渊源的历史。传统隐喻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语言只不过是由一套不具有意义的任意符号构成,语言的意义是与其相对应的客观事物所给予的,隐喻只

4、不过是一种附加的装饰。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隐喻开始与认知领域接轨。Richard的“互动论”标志着隐喻研究认知转向的开端oRichard认为隐喻包含tenor(本体)和vehicle(喻体)两种互动的思想,当隐喻发生吋,这两种思想在人脑中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思想结晶。Black在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发展并完善了Richard的互动论,为描写隐喻撰写了一套较为精确的术语;对互动作用的机制做出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指出了隐喻的认知和创新功能。但Black没有提供一套辩证隐喻的规则,没有具体描述隐喻意义是如何产生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1980年Lakoff和J

5、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提岀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它标志隐喻的认知研究全面发展。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运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直接参与人的认知过程,人类的概念系统的构建是隐喻性的,因此,作为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隐喻就是把源域(sourcedomain)的经验,特征映射到目标域(targetdomain)的概念上。但概念隐喻理论没能凸显隐喻背后的认知后台操作机制,特别是实时意义的建构与推理过程。1985年,Fauconnier和Tur

6、ner合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理空间》,提出了“心理空间理论(mentalspace)"o心里空间是个概念包,随着我们思考和交谈而扩展,使得我们的话语和知识结构的细密切分成为可能。但这一理论只揭示了构建的一些基本原则,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的工作机制等问题还未深入研究。于是1995年,Fauconnier发表了长篇论文^ConceptualIntegrationandFormalExpression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随后他又与Turner等人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女小概念整合是语法的核心过程(BlendingsCentralProcessofGra

7、mmar,1996),我们思考的方式(TheWayWeThink,2002),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概念整合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喻直接参与人的认知思维过程。至此,隐喻的认知研究进入了黄金吋期。概念整合理论主要可用于阐述实时隐喻现象,但作为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他也为理解其他修辞提供依据,如转喻,提喻等。一.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BlendingTheory)(简称CBT或BT),此理论研究在我国只有5,6年的短暂历史,但在国外已经历了20多个年头。C盯的背后有强大的理论支柱,包括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心理学基础(心里空间理论)及神经学基础(连通

8、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